第425页

传送双生 剩下板栗 1235 字 2022-11-27

此时再重新细细研读那份爆料信息。施焦顾开始更加关注资料里的一些细节。因为爆料信息里的内容很有可能和那些网络上的帖子一样。只有其中一部分的内容是真实的。

再一次利用空余时间研究了两三天的时间。施焦顾做出了一个暂时性的结论,资料中内容详实,证据确凿,具有极高的可信度。

除了对整个暴力驱逐事件的深度还原。资料中更是详细列举了参与此决定的各级管理者职位与姓名,以及他们每一个人在这件丑恶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施焦顾对资料中提到的部分管理者名单进行了随机的抽查,发现并没有任何错漏。当然,并不能因为资料中没有弄错任何一个人的职位,就断定对这些人的指控也是真的。但随着对资料研究的越发深入,施焦顾对其真实性的怀疑也逐渐降低。

就在收到邮件的一周后,施焦顾终于给发去了自己的回复。

在那份邮件中,他没有直接表示自己是否会接受这份工作邀请。但他也非常严肃的表示自己目前正在认真考虑当做。

之后,施焦顾对那位署名“答可”的邀请人表示了自己的感谢。感谢对方将提供了这样一个工作机会。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他希望对方能告知,为什么会选中了他,来做这份专题报道。

说实话,施焦顾这样直接的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很礼貌的举动。这有可能会让对方产生一种“我明明是在给你工作机会,你却在怀疑我动机”的不好影响。

施焦顾并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之所以还是选择这样问,是因为他在对方的邀请中,也看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其一,他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在写社会新闻类的报道了。他能在网上接到码字工作,大多是写一些关于娱乐明星的八卦文。

这类文章里多半会涉及许多虚构或夸张的成分。小报社一方面需要这类多少带有一点yy情节的文章吸引读者,另一方面也害怕明星一怒之下将报社告上审判庭。

所以,虽然在这类文章里往往不会指名道姓的说就是某某明星如何如何,但为了保险起见,报社通常会采用外包的方式,请写手来完成这类文章。之后在以读者爆料为题,刊登出来。再附上一句:以上观点均为读者个人观点。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规避被告风险。

如果那位叫“答可”的邀请人是想要请施焦顾完成这样一篇文章,他不会有什么疑惑。毕竟他这一两年全是在写这种类型的文章。

可对方偏偏邀请他这样一个写八卦花边的外包写手,来完成一个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事件的报道。他怎么会没有一点疑心?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算对方是真心邀请他去写社会新闻的。但那些资料,那些一部分甚至可以用来做刑事案件证据的秘辛。对方就这样在他还没有任何回复的情况下直接和邀请一道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