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页

传送双生 剩下板栗 1235 字 2022-11-27

这是要干什么?

自己还没有答应是否要接受这份工作邀请,就已经把全部机密资料全都发了过来。这明显不符合常理。

正常情况下,要拿到这样的资料,甚至需要双方在第三方的见证这下签订保密协议才有可能拿到。

对方这是极度的信任自己,还是真的是个完完全全的外行?

施焦顾不知道。

鉴于这份资料里提到的内容太过敏感。既然对方都这样直接,一次性发来全部资料,他也不想兜圈子。虽然知道不礼貌,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单刀直入,在回复邮件中直接问出了那个问题。

很快,施焦顾就收到了“答可”发来的回复。这位邀请者兼爆料人并没有显示出任何的不悦,反倒是很高兴施焦顾可以直接提出问题。至于“为什么选择施焦顾”这个问题,他也爽快的给出了答案。

“答可”表示,之所以找到他,其实是出于两点原因。

首先,也是毋庸置疑的,这样劲爆的新闻那些主流的媒体集团是断然不会报道的。这份资料里涉及的具体管理者太多。而这些管理者背后,还有更多的利益相关人。

如果要报道这件事,就意味着要得罪这里面的所有人。没有哪家大的传媒集团敢冒这样的风险。或许报道最后成功了,甚至那些提到的管理者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那些隐在背后的利益相关人呢?

所以,没有哪家大媒体敢冒这样的险。

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一篇哪怕是轰动全联盟的报道,可能只需要一个周末,就会被人们所遗忘。

除了那些被这篇报道所冒犯到的大人物,没有人会再记得。

第四百一十九章 往事难忆5

相较于这样飞在天上的高大理由,在“答可”的回信中,选择施焦顾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显得私人许多。

“答可”很愉快的表示,他之前有幸读到过施焦顾在那家小报社时刊登的时事评论文章。也正是因为对那篇文章的印象给外深刻,认定施焦顾一定有胆魄顶住压力,将这件事报道出去。对方这才通过联系那家小报社,辗转找到了施焦顾的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