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宇航员自身的安全,也为了航天器的安全,展开航天载人任务的国家都会进行模拟失重训练。
模拟失重训练分为几种,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大型飞机模拟失重和水下训练模拟失重环境。
其中飞机失重训练,主要依靠飞机在飞行时做抛物线动作,产生失重感来模拟太空环境。
其中鹰酱利用kc135加油机改装,一个起落可以飞2030个抛物线每次大概失重25s。
毛熊跟继承者大毛则利用伊尔76一个起落1520个抛物线每个可以产生2528s失重时间。
其中我国首批航天员包括都是在俄罗斯加加林航天中心训练,他们当时就是跟大毛宇航员一起在伊尔76中体验及训练失重环境。
后来他们也都出色的完成了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太空出舱、空间站实验等等航天任务。
另一种水下模拟失重环境训练,则作为技术要求最低的一种训练方式。
宇航员通过在水下穿戴太空宇航服模拟在太空中工作,利用水的浮力来达到一种失重效果。
当然这两种方式模拟的失重效果跟真实的太空失重环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两种方式除了训练时间短,训练成本高以外,对宇航员的身体跟心理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而林浩在能够生产常温超导材料技术以后,脑海里的科技树就解锁了一种技术,正好是给宇航员进行失重训练用的。
那就是超导重力模拟技术,利用常温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在通电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磁悬浮的效果。
比起其他的失重方式,使用超导重力模拟技术,能够更好的制造一个失重的环境。
让宇航员体验感更加真实,能够为他们将来在太空中进行工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当然这种超导重力模拟训练场在使用时会耗费大量的电力,来达到失重的环境,尤其是让人这样质量的物体有失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