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比如“秋月快餐店”。

但新店是两方合伙,选哪个人名都有点不妥当,组合起来吧,又不知道怎么个组法。

忽然,四个人同时安静,默契地看向满脸皱纹的老母亲。

名字就此确定。

时间渐晚,加了一晚班的打工人下班,带着饥饿的肠胃出来觅食。

快餐店短短几分钟就坐满了客人,还不断的有客人涌进门,见没有座位,有的转战他方,有的熟练地排队,等待座位,等不到就打包。

罗丽珍炒菜,孙志民涮粉,两个员工待客上菜,忙得脚不沾地。

石蒜撸起袖子加入到炒菜的行列,罗海胜帮着待客上菜,孙玉凤看顾小侄女,兼询问点了新菜式的客人吃后感,并记录。

分工明确,虽忙但不乱。

一批批顾客打着饱嗝满意离去,到了打烊时间,全部食材卖完,今年的第一天营业就此结束。

次日一早几个人去看了铺子,地段实在不错,虽然贵,还是直接租了下来。

装修期间,老店这边不断调整改进新菜式的口味,并告知客人们新店开张的日期,说明这些菜到时候这边不卖,想要吃就去帮衬新店。

同时,由石蒜对孙志民、孙玉凤和罗海胜进行特训,在短时间内把三人的厨艺拉升了一截。

由罗丽珍带老员工,老员工带新员工,各自熟练了需要做的工作。

“兰花快餐店”顺利开张,由石蒜坐镇,负责炒粉面饭这一块。

卖吃的,好吃很重要,罗海胜夫妇的水平还差不少,她得待上好些时日。

新店店租贵很多,但菜品价格和老店一致,还好吃,这边人流量又大,自开业就生意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