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一目十行看完,又重新从头到尾看了几遍,最后小心翼翼地把信纸叠好,放入案上的檀木盒中,压在一叠厚厚的信纸上面。

又一阵脚步声,刑部尚书黄章急匆匆地赶来,甚至没顾上行礼,开口道:“皇上,大事不妙。”

“说。”

“跟在王爷身边的暗探发现,王爷的贴身小厮秦海并不在车队中,是别人假扮的。”

皇帝怔愣住:“秦海如今在何方?”

黄章摇头:“发现得太晚,已经无法追踪。”

皇帝脸上血色褪尽,怒道:“朕当初让你盯着王府每一个人,监视每个人的动向,你是怎么办事的!”

黄章愧疚,跪下请罪:“是臣无能。”

他又道:“也许只是巧合……”

但立刻意识到不对,若只是巧合,王爷为何要让人假扮,千方百计拖延他们发现的时间,秦海此去必是办大事。

皇帝沉默片刻后道:“暗中展开搜索,发现行踪后立即抓捕,朕亲自审问。”

心里的不安到达顶峰,秦海跟了王爷十几年,北境之行艰难遥远,他不可能不跟在王爷身边。

王爷在谋划什么?

十一月底,摄政王离京一个多月,朝中风声渐起。

先是御史台一位小官上疏,弹劾摄政王“品行不端,屡次出入烟花之地”,言辞凿凿。

当朝律令明文规定官员不得出入烟花之地,但满朝文武,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这简直是在找茬。

皇帝当朝驳斥了那个官员。

哪知过了几天,几位小官联合上疏继续弹劾摄政王。这回的罪名重了些,“随意缺席朝会,目无天子,不尊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