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子时,御书房仍亮着灯。
皇帝看见他,丝毫不惊讶,示意他坐。
曲鸿云喘匀了气,把手里的卷宗摆到御前。
卷宗记载,九年前,江南巡抚曹俊因贪墨成风、勾结海匪被处绞刑。
他道:“皇上,这罪名有问题。”
皇帝细细地看了一遍,发现这卷宗有些过于简洁了。
江南巡抚是什么人?
江南府的第二把手,封疆大吏,超品大员。
这样含糊其辞的罪名,是远远不够扳倒一位巡抚的。
贪墨成风?贪了多少,贪的什么钱?卷宗里没有写。
只有一句“所涉银钱巨大”。
勾结海匪?全国最富庶之地的巡抚,勾结几个毛没长齐的海匪,图什么?
就算真勾结了,证据呢?盖章署名的书信该有吧,证人也该有吧?
可是卷宗里通通没有。
曲鸿云又道:“整个案子的处置,也不合流程。”
皇帝立刻就明白了。
事涉超品大员,理应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
可这里只有大理寺一份卷宗。
可就是这么一份语焉不详的卷宗,就定了一位巡抚的死罪。
大理寺有这个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