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回京时,正值春闱放榜次日,京郊游江畔正举行宴饮。
新及第的进士们春风得意,与朝廷百官一同席地而坐,曲水流觞,即兴赋诗。
天晴日暖,皇帝一身素净白袍,头戴金冠,坐于游江岸边,俊美如天神。他手摇折扇,微笑地望着正赋诗的年轻学子,目露赞赏。一旁的侍墨太监奋笔疾书。
四月正是春光无限,所作的诗赋皆豪情万丈,所有人都是愉悦、欢快而幸福。
林鸿站在旁边,远远地望着中间那个身影。
突然,人群中的皇帝抬起头,目光与林鸿相接。两人对视了一会儿,皇帝率先移开目光,又恢复了清淡笑意,笑着点评了探花郎的诗。
谷源成早早地望见了林鸿,过来行礼问候:“大人回来了?事情可顺利?”
林鸿略一点头:“一切顺利。”
游江畔,一位年轻的青衣士子正与皇帝奏对,他长相端正,笑容自信,百官皆连声赞叹。
谷源成见他一直盯着此人,便笑着道:“大人不知道吧?此人是皇上亲点的探花郎,来自诗书世家江南沈氏,诗词歌赋极有造诣,重要的是才二十岁,今后必前途无量。皇上言语间,已有将此人留在翰林院的意思。”
林鸿的目光淡淡地扫过探花郎俊秀的脸,顿了片刻,落在皇帝身上,像被粘住似的,移不开分毫。他说:“你回去吧,莫让皇上找不着人。本相在这站一会儿。”
谷源成拱手行礼,坐回了皇帝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