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家宝觉得有趣,“你的黄油面包用的哪一种,味道好像跟这些都不一样。”
清水赞赏道:“俞桑对味道的辨别很敏感呢。”他从冰箱拿出一个玻璃盒,“这个只有三天赏味期,是北海道的匠人手工打出来的。”黄油非常顺滑和轻盈,奶香浓郁,空口吃就极妙。
清水又说:“那家排长队的面包店有二十几家连锁,要批量生产,自然用不了这种材料。市场定位不同,产品的优劣,不光是面包师手艺的问题,商业运作往往是更重要的因素。”
俞家宝受教了,跃跃欲试道,“我做一做,可以?”
他们俩不算师徒关系,清水虽然处处指点他,却从未泄露过准确的配方。他脑子一转,“俞桑要做的话,可以试试难度更大的,布列欧修?”
“那是什么?”
清水拿来了俞家宝的噩梦——让面包大师桑颜面扫地的布列欧修预拌粉。俞家宝用这个做过非常失败的过发面包。
“布列欧修是欧洲的节日面包,高糖高油,所以可以储存比较长的时间。你一直做的都是无糖无油的酸面包,试试挑战另一个极端吧。一般布列欧修用50的黄油,但我做的话,可以用到60。”
俞家宝爽快答应:“好啊,60就60!”
所谓60,是指面粉和油的比例,500克面粉就要用300克黄油,两块肥皂那么大。俞家宝不以为意,心想这有什么难的?
按照感觉添加水、鸡蛋、酵母和盐,他把面团揉到光滑,开始加黄油。面团慢慢变成布絮,滑溜异常,加到40的时候,俞家宝觉得自己是在洗一件老头子的内裤,松垮滑腻,完全不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