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日,圆月。
今天是中秋节,可我的知心男友却死了。心脏猝停。在大厦第十四层的电梯间,双眸圆睁,牙龈全曝,俨然是蓦然离世的。
据说那时,正是一个周六的黎明时分。
他是个英文杂志社的编辑,长相英俊,思维敏捷,幽默诙谐,乐观开朗,尤其是最近一篇原创作品,刚刚获得了一个国际性的文学大奖,意味着他已经跻身国际名家的行列了……
大厦里的人谁不认得他?
到是职守的保安能够看到镜头里的他,眼神常常彰显得那么忧郁,如同他的文字,总是淡淡的、静静的、缓缓的忧伤着。
他知道,我常常在夜幕下,孤独享受着步行在静谧街头上的滋味……
那晚,电梯间的异常,很快就被那保安发现了。
他的妻儿质疑,保安说:“他应该很幸福的,去的时候,没有一点点痛苦!”抢救的医生说:“既然心脏从来没有问题,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猛然碰上了特别恐怖揪心的事情。”
警察出具火化证明之前,再次仔仔细细地勘查了一番现场,发现那夜那时,是他规律性的……每周六都进行的,工作、学习和……散步;那次那会儿,他是从办公室所在的二十六楼乘坐电梯下到第十四层,电梯门开合之间,突现他的惊恐面目。从摄像录映带里查看,当时第十四层和电梯里,都是只有他一个儿身影的。
在他的办公桌上,有本书是国内大史学家罗尔刚的《师门五年记》,扉页上写有:赠给然儿——行走是一个人的宗教,它不但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有篇读后感,夹在书中。
但是,然儿是谁呀?毕竟编辑只知道,他有个美丽的悍妻,出身英国贵族大家族,却不叫然儿呀!难道是那个知名的另类女律师——然儿——吗?
崇尚寂寞行走的我,正利用休期,到处游荡,孤独地行走在魑魅之中,却谁也不知道究竟何时,竟然会成为了他在回家路上的心灵深处的红颜知己。
他曾经说:在现代社会中,渴望行走的人越来越少,而真正能去行走的,羁绊也越来越多。但是说到真正行走,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选择了退缩。
我说:如果说行走是一种梦想,那么目的地绝对不是它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