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卡夫卡之思

警婲槑 炫紫 3968 字 2024-01-02

仅仅活了41岁的卡夫卡知道每一座老房子的故事,他带着朋友走入古老的大教堂,穿过巴洛克风格的大门,横贯文艺复兴时期的回廊,走进黑暗得像地洞一般的地道,光顾窝在狭小院落里凄凉的啤酒馆。

他也会站在罗马式回廊环绕的院子里,等待着阳光的抚慰,虽然院子只有在正午时分,阳光才会直泻而下。

这样看来,平果感觉很悲哀,生活在布拉格的卡夫卡一点都不浪漫,也一点都不飘逸,他的苦难真心的不仅仅来自父亲:他是犹太人,却用德语写作,是奥地利国籍;他一生都在做回家的梦,他的家不是老城区里那些宽敞的房子,而是黄金小巷22号。

据说,黄金小巷原本是术士们替君王冶炼黄金的地方,20多间相连的小木屋像彩笔绘出的神秘街道。

而我们的卡夫卡,就在那儿,为人类的灵魂炼金。

这么一想,平果便释然啦,更加敬重起这位世界级大师。

然后,平果母女俩去了卡夫卡博物馆。

坐落在布拉格小城广场上的卡夫卡博物馆,步行就可以过去了。

博物馆的展厅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介绍卡夫卡的他这一生中现实生活的世界,另一个是则是介绍卡夫卡他的小说中所描绘世界。两者鲜明的对比,颇为有趣。

不过让平果蹊跷的是,博物馆的门口居然立了两个貌似耍流氓的人像喷泉欧洲搞艺术的,真前卫。

johannes urzidil在1964年曾经说过: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卡夫卡曾经在一家法院实习。1908年,卡夫卡曾经被聘为律师,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

工作期间,带给卡夫卡的,确是更深的孤独感和压迫感。

1912年9月20号,他给felice bauer写了第一封信,在那个命运转折的夜晚,他用8个小时写了审判。它是第一次他用了真实的信息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强调了魔力、非象征性的细节,并且综合了他的个人经验。

卡夫卡一生订过好几次婚,却终生未娶。

其中felice bauer是他订过两次婚的女人,然而婚礼却从来每有举行过。卡夫卡发现他无法把对文学的热爱和高要求相同地给他的爱人,因此他两次对felice悔婚。

平果觉得卡夫卡实在是个对己要求到了极致之人。

在布拉格,还有一个卡夫卡纪念碑,坐落在西班牙犹太教堂和圣灵基督教堂之间。

这个雕像坐落的区域是犹太教、天主教和新教交杂的地区,纪念碑受卡夫卡的短片小说《一次斗争的描述》启发,“分离”的雕像,引用了小说中所提到的精神分离。

卡夫卡去世后,被埋葬于布拉格东郊的新犹太人墓地,墓碑在21-22区之间。

布拉格,永远和卡夫卡这个奥地利人相恋了,平果不无欣慰地想到,这至少也算幸事,毕竟现在布拉格是全世界唯一的全城皆是文化遗产的大城市,卡夫卡无论生还是死,都在被保护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