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因为境遇相似,简书杉刚来时就被周兰开口罩了,这个老大姐热心能干就是话太多,常爱拉着她的手吐生活的怨气,最后再被温柔的简书杉哄好。可这样学历低且没什么文化素养的周兰,偏偏养出了吉民新村第一个大学生在简峋考上户大前,周兰靠着李新考上羊城大学的事吹嘘了整整八年,从街头到巷尾,没人不知道她儿子有出息,考上重点大学还娶了个漂亮、家境好的老婆。
池琅没拆台她的无知,只转移话题道:“还有多久啊?”
“到了,到了。”周兰停在一楼住户大院子前:“这家住得远……老查!开个门!”
第161章
周兰做事还是挺利落的,一下午就联系得清清楚楚,趁着天还没黑,带他挨个跑一圈。上了年纪的人怕受骗,像他们这种不出名又没固定厂牌的生意,得见面聊清楚了对方才愿意接。
好在这群人基本分布在东平区,池琅坐地铁跑一圈不费劲。
多亏了周兰的名声和电话里事无巨细的解释,池琅沟通很顺利,跑了五六家跟人聊好了价格,再面对面地留了电话,对方也信了十成。反正是计件付费,不付费不给货,不给货也不付费,大家都放心。
这群人里有残疾人、下岗工人还有退休的老年人,一听说有活接,都很积极,想给家里减少点负担,免得遭人嫌弃。这让池琅想起,简峋说过要给简书杉找点事做,或许就是怕她产生这种心理。
经过两个月的相处,池琅渐渐了解到一件事:人活在世上,要么承担别人的负担,要么成为别人的负担,很难做到独善其身。没谁比谁高贵,但凡能靠自己的努力挣到一分钱,都是了不起的事情。所以他当时动不动就瞧不起“穷鬼们”,真的是一件欠缺思考、很没礼貌的事情。
周兰在本子上划了几道,划到最后一道时,天已经转黑,吃饭早的都洗碗刷盘或出去消食,所以她开始收心,“差不多了,要不回去吧?”
池琅探头道:“不是还有一家吗?”本子上写着“杨娟”两个字,下面标了星号,不知其特殊用意。
周兰“呃”了声,“这家估计请不到,直接回去吧。”
池琅:“为啥?”
“这人是东平区出名的老裁缝,如果能请到,你们做包打版再也不用愁。”周兰苦笑道:“可是脾气挺怪的,也不差钱,接不接单全看心情……之前缝布条就没找她,我知道她肯定没兴趣。”
“还有这种好事?”池琅一下来了兴趣,“现在光靠杉姐打版挺吃力的,我想去问问,万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