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惟总是轻而易举地将他的底线拉得非常非常低,这很讨厌,但应春和无可奈何。
应春和家门口的门框上沿有两块凸出来的圆木,每年会在端午节的时候用来挂艾草。
今年端午刚过不久,上面放的是一把新艾,在烈阳的烘烤下散发着淡淡的苦味。
任惟踩着木梯将风铃挂在圆木上的时候,正好闻到苦艾的味道,好奇地问:“应春和,你家为什么会在这里放艾草?”
应春和嫌弃好奇宝宝任惟的问题一天到晚也太多,很敷衍地回答:“习俗。”
任惟明显对这两个字的简短回答很不满意,但当下并不发作。
将风铃挂好之后,他从木梯上下来,同应春和商量:“别这么敷衍我,应春和。作为交换,我来准备晚饭怎么样?”
自主创业几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任惟明显从中习得了一些谈判技巧,比当年为达目的只会扮可怜好得多,应春和应下来也不会显得奇怪。
“端午节的习俗而已,很多地方都有的。”应春和将木梯收起来,放到原本的位置,“挂在门框上有祈福、辟邪的意思,希望家里人都可以无病无灾、健康好运。”
“原来是这样。”任惟恍然大悟,不免发出感慨,“应春和,我发现你们这儿有好多有意思的风俗习惯。”
应春和被他的感慨逗笑:“城里来的少爷还真是看什么都新鲜。”
“确实看什么都新鲜,不过看你最新鲜。”任惟嘴快,话赶话地顺嘴就直接说了出来,半点没考虑后果。
应春和被他这话惊到了,差点撞上前方的厨房玻璃门。
走在后面的任惟眼疾手快地伸手绕过来,垫在应春和的额头和玻璃门中间,避免了他额头被磕到。
任惟松了一口气,轻笑一声:“应春和,怎么这么不小心?”
虽然没撞上,但应春和人还是懵的,耳朵边好似有一只夏日的蝉在嗡嗡作响,大脑昏沉,头重脚轻。
应春和疑心自己中了暑,机械式地撇开任惟的手臂,自顾自走到冰箱前,拉开柜门随手拿出瓶冰水贴在脸颊上降温。
蝉鸣停歇,热意退却。
应春和放下那瓶冰水,正准备放回冰箱,就发现自己拿错了,这瓶不是他的,是任惟的。
瓶子还是昨天应春和给他买的、那瓶难喝的汽水的,瓶身的包装纸被人从中间的位置撕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缺口。
这个三角形的缺口让应春和愣在了原地,半天没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