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考试,一共三场,考试成绩也在一个月后在府衙前张榜公示。
这回不用小厮去抄写成绩,桓二爷早早地便打发下人回来告知喜讯:“恭喜老太太,并大太太、二太太,三位小郎君全都通过府试啦!”
谢夫人高兴之余,还不忘问了一句:“颢二郎他……是不是?”后面的话未问出口,但众人都怀着同样热辣的目光看向那回话的小厮。
那小厮与有荣焉地点点头,喜道:“没错,咱们二郎又是府案首!”
桓国公府再次沸腾起来,大家私下里纷纷议论,颢二郎不发病的时候,其实生得是顶顶好的模样,又这般会读书,将来只怕是前途不可限量呢。
那厨房的管事刘家的听了,也有些犯愁,忙自掏腰包,添了几个好菜,亲自给桓颢的院子送去。对着杨七说了一通好话,求他在颢二郎跟前帮着美言几句,杨七心里别提多痛快了,一顿饭吃得打了十几个饱嗝。
被桓颢比下去的桓颂脸上无光,他走到桓颢的院子,和他说,“二郎,如今,县试和府试,你都拔得头筹,名震金陵,接下来的院试,你大可放松放松,没必要再去参试了罢。”
总得给他留几分颜面呀,这样被他追着一路吊打,桓颂的心里着实不好受。
谁知,桓颢摇摇头道:“不行,我答应了一个人,我必须得去。”
“你答应了谁?”桓颂大惊。“可你这……分明是没有必要的考试,你又何必非得……让我难堪?”
桓颢不答。
桓玉珠再次登门,索要红包。
手一伸,桓颢便给了她一个红包,里面满满当当的。
玉珠掂了掂分量,得有十两银子,她抿唇笑道:“哥哥给我这么多钱作甚?”
“给你买花戴。”桓颢看着已经十岁的三妹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