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英国公的孙子,还有太皇太后张氏家里的侄孙子。”朱锦馨径直对上薛桓的眼眸,“莫不是因为他们家世显贵,公子就怕了他们。”

薛桓怔愣,摇了摇头:“在下并非是俱怕他们势强,只因这英国公与太皇太后家里的人,一向并无恶名啊。”

朱锦馨抽泣着,一脸悲愤:“我就知道,你们总归是官官相护的。”

薛桓心中不忍,一脸正色:“你先别哭,你的事,我管定了!”

朱锦馨收了泪,静静地看着薛桓,不知怎的,就从薛桓年轻俊秀的面庞中,看到了昔日父皇宠溺母后的神色,也就在这一瞬,朱锦馨,认定了这个男人。

第二日一早,薛桓便拿着先皇赐给阳武侯的铁券来乾清宫告御状,所告的正是太皇太后和英国公。众臣一片哗然。

若微静静地注视着薛桓,盯了半晌之后才缓缓开口:“薛桓,你状告太皇太后,不管告得下来、告不下来,这犯上的罪名是免不了的,即使你家有免死铁券虽不致于丧命,此生却是再无前程,你可要想清楚了!”

“微臣想的明白。若不得为民伸冤,就算做到当朝首辅,又有何益?”薛桓一脸坦然。

若微看着薛桓,恍惚间似看到了许彬的影子,当下便笑了笑,朝着帏幔后唤了一声:“你还不出来?”

朱锦馨一身长公主礼服走了出来,对着薛桓含情脉脉:“那曲《流水》本宫已练好了,公子可愿再为本宫品鉴一番?”

薛桓抬头看着朱锦馨愣了又愣。

第六卷 大结局之我主浮沉 第五十一章 日落故人情

正统二年,顺德公主下嫁武将石璟。

正统五年,常德公主下嫁阳武候幼子薛桓。

正统七年春,紫禁城处处沉浸在一派喜气之中。司礼监、鸿胪寺、宗人府上上下下都在忙着筹备皇上大婚之事,年初由太皇太后张氏下旨册封海州人、都指挥佥事钱贵长女钱孝慈为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并定于五月初三由英国公张辅为正使,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为副使,持节至钱府行纳采问名之礼;五月初七,成国公朱勇为正使,少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生杨溥、吏部尚书郭剌为副使,持节再至钱府行纳吉纳徽告期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