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大家看来,新周期第一赛季升组的基里佐娃已经是宋颜宁最后的机会或怜悯。
“布鲁塞尔冬奥会之后我一直在捡回阿克塞尔三周和后外点冰四周,索性还算顺利。”
宋颜宁依然说的轻描淡写,但实际上为了捡回来,宋颜宁当时再度进行了体重控制,她的体脂已经挺低了,还是艰难的甚至有些危险的往下降了降体脂。
“然后呢,就开始练勾手四周了吗?”
“对,后外点冰四周我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以后,我就决定练四周。有人说维特洛娃不一定能把勾手四周放到比赛里,但其实也是有可能的。”
顿了一下宋颜宁冲她一笑:“其实她只要赶在节目里跳出勾手四周,只要她能顺利落冰,她就一定会成功的,是吧?”
帕夫柳琴科没有说话。
宋颜宁笑了一下,也没指望她回答。
一个俄罗斯女单,一个注定会被捧的俄罗斯女单,只要她敢在节目中跳出这个跳跃,不管质量如何,都会被承认的,会被加分的,就像当年的伊莲娜·丹尼洛娃。哪怕在冬奥会里她的3z错刃那么明显,裁判依然可以面不改色的给她满分的goe。
尽管她的表演越来越成熟,尽管她的滑行越来越顺畅,尽管她被人夸赞可以完美驾驭多种音乐风格,尽管她被人夸赞所有的跳跃堪称模板,但这些都不会体现在分数里。比她青涩或粗糙的小姑娘可以只用两场比赛就可以跟她平起平坐,她用两年、三年甚至以后六年、七年积累起来的节目内容分根本不堪一击。
“我想赢,就算注定赢不了,我也不想就这么坐以待毙,我还是想争取一下,哪怕只是略微跟她们缩小一下差距我也愿意。”宋颜宁平淡说道。
难度,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是难度,17岁的宋颜宁在那时候别无选择,只能上难度,硬着头皮也得上,而且她已经捡回来的3a和4t完全不够。
所以,上4z,哪怕没可能,她也要试试。
帕夫柳琴科沉默良久,身边的吃东西的宋颜宁显得没心没肺,她还好心的把自己喜欢的串串放到帕夫柳琴科盘里嘱咐她空腹喝酒很容易醉的。
宋颜宁领情的慢慢吃串串,继续问道:“所以你的教练就同意了?”
“为什么不同意?我们是双赢啊。”
看帕夫柳琴科打量她,宋颜宁咳了一声,她放下手里的串串解释道:“我就是这么跟他说的,我说如果他能帮我练出勾手四周,那他也是赢的。”
当然,李言蹊思量了好久才告诉她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