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闻昭穗犹自发呆, 一时无法将阿娘回忆里那个健谈活泼的姑娘,与皇宫那位清冷落寞的娘娘联系在一处。复又问道:

“林妃娘娘当初很……爽朗烂漫吗?”

“是啊, 她和我见第二面时就主动与我招手问好了。”方沁如随即点头, 答得干脆, “阿穗不知, 当时我还有个族妹十分属意小刘大人,故而在听到小刘大人与林家结亲时闷在房里哭了整整三日,饭菜送进去也都是只吃几口, 那一双眼啊, 肿得跟核桃仁似的。所以在见到林致前, 我还不由猜测过会是怎样的姑娘, 后来遇到她本人,确实是个讨人喜欢的。”

说到这儿方沁如怅然,低了嗓音,“说句不敬的,小刘大人不当值的时候,每每都亲自来接林致,我光站在一边儿瞧着都觉得郎才女貌,般配得紧。谁想后面出了那档子事,小刘大人是真糊涂……”

方沁如并未如其他人一般用罪臣称刘子郗,话语里的惋惜也是真切。如果真的见过那般年少有为的儿郎,叫人很难以“罪臣”相称。

“不过她之后进了宫,封妃后父兄的官职估计也会连带擢升些,想来这又是另一番造化。”

“是吗?”想起林妃那日哀戚的一眼,闻昭穗犹豫了。

奶茶见底,闻昭穗在陶然苑又待了一小会儿,便跑去厨房包饺子去了,临走撂下一句话:

“阿娘稍等,女儿今日就给阿娘做一桌子花样的饺子。”

冬至日吃饺子,阖家团圆,闻堰在晌午前回了将军府。

“阿穗说要给咱们做一桌子不一样的饺子呢。”方沁如笑道,自然而然将手挽上闻堰小臂。

“咱闺女包的饺子,自然是顶好吃的!”闻堰还没吃便粗声下了结论。

朝贺结束后,他和几个官员被单独留在偏殿,尝了皇帝赏赐下的饺子,这对官员来说是极大荣幸。不得不说,尚食局做出的饺子确实精细味美。吃过了宫中的饺子,闻堰其实并未对闻昭穗包的饺子有多高的期待。他家姑娘,能包出像模像样的饺子就已经很心灵手巧了!闻堰在心中如是想,就算闻昭穗做的饺子味道平平,他也一定会当面夸赞闺女,并给出饺子十分好吃的回应。

闻堰因着刚回京,除了每日上朝,在兵部还有许多繁杂事务要处理。所以尽管闻昭穗在府里也做过不少次饭食,闻堰却没尝到几回,对女儿现今的厨艺还未有清醒的认知。方沁如倒是与他提过几回闻昭穗下厨的事,闻堰还只当闻昭穗是闲暇时的兴致使然。

然而当他们来到花厅,才意识到闻昭穗说的一桌子就是真的满满一桌,还不带重样。就冲这卖相,闻堰觉得就算味道一般也不重要了。

医圣分发“祛寒娇耳汤”的故事流传甚广,如今的街头巷口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听着有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