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许多世家公子都参了军,如赵敛的挚友纪鸿舟,现在在神策左厢第一军。而先前有过过节的步军司都虞候之子秦书枫,也同纪鸿舟一都。步军司副都指挥使崔兴勇之子崔伯钧也在神策军。就赵敛不在。
家世好,起点自然与普通人不同。这些公子哥是来做将的,不是来当兵的,此时入军营不过是走个过场。等到从军满半年,随便讨点功绩,这就可以升做小将军了。
擒虎军与神策军并不在同一校场,赵敛与纪鸿舟几乎见不到面,偶尔在马场相遇,也说不上几句话。
擒虎一、二军倒是在同一个校场,可赵敛根本见不着谢承瑢。练兵休息的时候,他还刻意垫脚去看那头的兵,就是找不到想见的那个人。久久地,他也觉得自己和谢小官人没什么缘分,不再强求了。
渐渐秋深,赵敛白日里练刀、纵马,很晚才回营帐,整天充实,丝毫不觉疲惫。
转眼已过七日,正是下训时候。
“男儿何不带吴钩,”有将士抱刀高唱,“收取关山五十州!”
赵敛边走边听,还能吟出几句。身旁关实非常憧憬,问道:“这唱的是什么?”
“哦,是李贺所作《南园》第五。”
关实没读过书,更没听过李贺。便问道:“吴钩是什么?”
不等赵敛回答,谢忘琮刚从二人身边过,说:“吴钩为吴地所产刀,是宝刀。带吴钩,是上战场!”
“谢军使。”赵敛、关实抱拳。
终于下训了,谢忘琮不用板着脸了。她笑着问赵敛:“二郎知道下一句么?”
赵敛当然知道下一句是什么,但就是不接。他说:“我当然不知道下一句。”
“二郎不敢说,怕得罪人?”谢忘琮觉得很新奇,“二郎不敢说话,倒是让我很意外了。”
赵敛确实很怕得罪人,来军营前,他爹就已经跟他说了一万遍“别胡说别胡说”,他还能再胡说?况且瑶前还盯着他呢,没准把风吹到爹爹耳朵里,赵敛连夜就得退伍回家。
谢忘琮走了,关实才问:“下一句是什么?你真不知道?”
“下一句啊,下一句是‘请君暂上凌烟阁’……”赵敛话音未落,身后有人跟着他道出后半句:“若个书生万户侯?这是在说,能真正建功立业的,从来都不是文臣,是不畏死的武将!”
原来是殿前司雄略军左右厢都指挥使周彦。
殿前司中,赵敛最崇拜周彦。周将军刀法最厉害,尤善双手刀,灵活敏捷,少有人能敌他。武力如何且不论,周彦为人正直豪迈,不拘小节,赵敛喜欢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