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望阙台 谢一淮 1843 字 2024-01-22

殿内内侍各个吓得低头。

韦霜华斗胆问道:“官家何以恼了?”

“混账谢承瑢要辞官!”李祐寅气得把札子砸到地上,指着骂说,“一个个都疯了!这么想辞官,我成全他啊!把他贬到钦州,永远都别再回来了!”

“官家万万不可。”韦霜华说,“钦州路远,谢管军是将才,大周不能亏了他。”

“将才,将才!是蠢才!是庸才!”李祐寅抚着自己胸口,“他也在为赵仕谋求情,真是执迷不悟!你说他是为了赵仕谋,还是为了赵敛?!”

韦霜华道:“管军本身就是知恩图报的人,所做之事,并非是为了谁,应当是成全本心。”

李祐寅不说话了,又拿出下一份札子,未看之前便猜是来为太尉求情的,打开一看,果不其然。

他看也不看,丢到一边去,问道:“赵仕谋入狱多久了?”

“回官家,约是一个月了。”

“一个月了?也差不多了。”李祐寅把札子都推到一边,拿起笔墨正要写一封赐死赵仕谋的亲笔手诏。

他落笔写下赵仕谋的名字,正在犹豫要不要赐死赵敛、赵敬,忽有人进来报:“官家!”

李祐寅抬眼,听那内侍说:“颜相公……颜相公他,自尽了……”

笔“啪”地一声摔在桌上,墨溅污了赵仕谋的名字。

“你说什么?!颜辅仁……自尽了?”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唐·李商隐《锦瑟》。本诗在本文中影射政治。

第116章 三六 将相别(三)

颜辅仁自戕一事很快就传遍了珗州。

百司震动,札子请见不绝。珗京的读书人也闹起来,纷纷罢课示威,在宣德楼下责问天子。殿前司出了几千禁兵治安,这些禁军与这些士人起了冲突,刀剑无眼,长枪之下意外死了三四个读书人,也算是大周建国以来尤其骇人听闻的事情。

珗京乱了,李祐寅也乱了。

他算来算去,没算到颜辅仁会用命来逼他。后来他也看了颜辅仁上的最后一封札子,一千余字,三分怨己,三分讲“仁君”之道,最后四分,是替赵仕谋求情。所谓仁君之道,其实就是颜辅仁教文康太子的那一套,到头来,他没有一句话留给李祐寅。

李祐寅觉得沮丧,又觉得害怕。他害怕那些读书人会起来,害怕他们说他不配做官家。这会儿他顾不得赐死赵氏父子的事了,他躲在崇政殿的书架间,不愿意见任何人。

“官家,曹右丞求见!”韦霜华焦急来说。

“不见……不见!”李祐寅把头埋在膝盖里,“我谁也不见,让他们都走,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