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听了,又泪流满面地磕头道谢:“多谢,多谢!”
谢承瑢掀开被子赶紧下床,不要她磕头拜。他说:“好了好了,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分别,你可快不要拜我了。我吃了早饭就带你去,阿福,领着娘子去吃早饭。”
“是。”
小红走了,谢承瑢才如释重负,一头又栽回床上去。
他要醒醒困。
第224章 六九 玉碎珠沉(三)
今日早朝,主要是说珗州百姓群敲登闻鼓、质疑御史台公信之力的事情。
四下皆有本要奏,可谓是一墙倒、众人推,往日里没听过的御史台旧闻,今日全部搬上朝堂来说了。什么刘宜成做进士时谄媚权贵,什么与明州知州、天佑军三军指挥使私相授受,云云。但刘宜成俱有话辩,在垂拱殿与诸位大臣舌战,好不热闹。
其实李祐寅并不是很关心他们说的那些,唯独一样,他不能容忍。
明州为刘宜成建了生祠。
宰相张元熹说:“民建生祠,数十年未见。就算是太祖时的开国功臣也没有被建生祠的。刘中丞是收复了西北失地,还是为大周做出了卓越的功绩?明明是御史中丞,却连御史台都管不好!妄建生祠,岂不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刘宜成辩解说:“我不知明州为我建了生祠,若是知道,定严词拒绝!”
张元熹又说:“中丞不知道?那就是百姓自发为中丞建的祠?可姚持分明说,是明州知州与明州天佑军三军指挥使共为你建的生祠!莫非中丞在京做官这些年攒的俸禄,都献给家乡了?”
李祐寅默默听着,心中愈发恼火:看来明州官吏百姓认的不是天子,是御史中丞?
“陛下,请陛下严查此事!刘中丞是否存有异心?私交明州官吏,是何居心?”张元熹拜说。
刘宜成忙同陛下解释:“陛下!他人为臣建生祠,难道就是臣存有异心?臣分明清白!若是什么事都能往谋逆之上靠,那臣真是百口莫辩!”
有人冷笑了一声,这冷笑传进李祐寅耳朵里,刺耳无比。他怀疑刘宜成是在暗讽当年赵仕谋之事,更加恼火,说:“宫里宫外都闹翻天了!登闻鼓院门口站得全是人,都是在求朕好好查你!你若清白,就拿出什么来自证清白。钱乘是你提拔上来的吧?殿中侍御史,在明州和明州知州一起贪赃枉法!是不是御史台都是这样的官?都是这样坑害百姓的官?!”
“不……不是!”刘宜成慌张地跪下来,“臣在御史台多年,是陛下您一手带上来的!臣怎么会陷陛下于不义!”
林珣趁机说:“中丞不想陷陛下于不义?可外面人闹的,不就是御史台无信吗?刘中丞,你可是以一己之力扭转了乾坤啊。”
“此言差矣!此言差矣!臣怎么会有这样的心呢?臣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臣只对陛下忠,其它诬告,臣俱不认!”
张元熹厉声问:“勾结明州知州、天佑军三军指挥使,你不认?!”
“臣……”刘宜成摘官帽磕头,“臣不认!臣没有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