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大清翻译官 四担白米 1729 字 2024-01-23

朱大人不屑地哼哼。

这时有关吏打开帘子,叫声朱老爷,讨要过关费。朱大人黑着脸,不情不愿地掏出几个碎银子,扔给关吏,烦躁地挥手道:“快滚快滚,认钱不认人的混账东西!”

过了会儿,又掏出自己的钱袋来掂了掂,嘟囔道:“自己不来接人,叫老子来,分明就是舍不得这关税!”

我看他给的银两,起码得有二两,这要是平常百姓,岂能付得起?

一路上,朱大人喋喋不休地发牢骚,说崇文门的关税更高,许多做生意的都交不起关税,尤其是酿酒的商家,为了逃避高额的酒税,甚至找人半夜背酒攀爬城墙!

他还说,京城九门的税率虽然不同,但都很高,小本经营的小商贩们,若不是万不得已,是不出城的,外面的人也不轻易进城,这倒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京城的流动人口数量,保证了京城的治安。

宣武门内有个礼拜堂,是顺治七年的时候,德国人汤若望改造的西洋建筑,北京人称之为南堂。

南堂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很高,三个屋顶上都树立着十字架,所以在外城低矮的建筑群里十分突出,几里外就能看到。

由于葡萄牙传教部下属的教堂是东堂,所以我们没有在南堂多做停留,只是和主任司铎碰了个面,就离开了。

不久,我们通过地安门,进入皇城。皇城内居住的多是在紫禁城内工作的官员,他们地位显赫,讲究排场,府邸自然建造地奢华气派,相应的,皇城内的道路全由整齐的青砖铺就,宽敞而平整。

经过几座尤为宏伟华丽的建筑前时,朱大人热心地问我们介绍,这是某大学士的府邸,里面有什么什么,那是某尚书的府邸,有几个假山几个池子,如数家珍,八成没少往这里跑。

我心里暗笑,但这样一个没有架子,率真可爱的官员,叫人讨厌不起来。

反正郎世宁对他的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兴趣,听得十分认真,还随时做笔记,并不停称赞他讲述得精彩。

我倒是没有多少心思仔细听,分了七八分神想着日后的生活,带着期盼,又有几分忐忑。

谁知道,康熙皇帝对新到的这些传教士有什么安排呢,万一用不着我这个翻译官,那我以后靠什么生存呢?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我的行为和思想会不会受到挑战和排斥呢?如果能够顺利安定下来,我又该如何权衡本土利益和宗教利益?

就这么胡思乱想着,马车渐渐慢下来,刚一停稳,杜德美的大脑袋就钻进车厢来,他调皮地做了个鬼脸,用葡萄牙语嚷嚷道:“秋,郎,你们终于来了!郎,你的病已经好了吧?”

郎世宁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是的,我的兄弟。”

杜德美看到小金毛,立刻揉着它的脑袋说:“嗨,朋友,差点把你忘了,你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