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大清翻译官 四担白米 1732 字 2024-01-23

小金毛一路上受我和郎世宁的冷遇,这下终于找到稀罕它的熟人,立刻拼命挣脱了朱大人的魔爪,热情地的投到杜德美怀里,使劲儿撒娇。

杜德美几乎抱不住它。

我说:“这小东西最会粘人了,你可不能惯着它,要不然以后就是块牛皮糖,扒都扒下来。”

杜德美笑道:“那我就天天带着它呗。”

“行,你说的!到时候烦的抓狂了,可别求我!”

朱大人左看看又看看,郁闷极了,凑近我,小声道:“秋官,你们嘀嘀咕咕什么呀?”

“哦,没什么,就是问好而已。”这个朱大人还真是好奇心强不输于我啊!

东堂是一座意大利式建筑,坐东朝西,坐落在青石基上,堂顶立三座十字架,正面开三个门,两侧各有旁门。堂内18根圆形砖柱支撑,柱础为方形,两侧挂着耶稣受难等多幅油画,正面悬有‘庇民大德包中外,尚父宏勋冠古今’的对联,上方有‘惠我东方’字样。

安东尼是东堂的主任司铎,也是天主教北京传教部的负责人。他也是意大利人,来自米兰,已经在中国待了三十多年了。他六十多岁,头发胡子都很浓密,个子特别高,也是让人望而生畏的那种体型,但与罗怀中不同,他的眼神非常仁慈,语气特别轻柔,就像自家长辈一般和蔼。

令人微感遗憾的是,东堂的其他的传教士,包括两名主日弥撒和四名平日弥撒,日常都讲葡萄牙语,汉语说得非常不熟练,简直还不如我的几个学生!(起码,我们从到达澳门的那一天起,任何方面的沟通都用汉语!)

我想正因为沟通不善,他们的传教事业才进展缓慢,以至于葡萄牙教廷对他们非常不满,安排我分担安东尼的工作,插手北京的传教活动。

安东尼应该早就知道这一决定,对我却没有任何敌意,热心地为我介绍北京。

很显然,他对我的了解完全来自葡萄牙教廷给予的资料,以为我从小就在葡萄牙长大!

这份资料甚至连我自己都没见过,只是在罗怀中为澳门总督和各地官员介绍我的时候听过几次。

安东尼没有接受中国人为远方来客接风洗尘的习惯,聊了几句后,他建议我们先休整一天,第二天再为我们介绍工作。

郎世宁被杜德美带去内堂,我正要跟去,安东尼把我拦住。

小金毛还是很忠诚的,见我没有跟上去,从杜德美怀里跳出来,又粘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