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把碗一搁,意气风发地问我:“听说葡国兵强马壮, 在西方算是鼎盛强国,大人自小在葡国长大, 可知他们是如何征农民的税?”
这可真问倒我了。
其实我在葡萄牙待的时间很短, 大部分时间都和神父或平民一起, 从未接触过政治家。征税这个冷门话题,我没有了解过。
“葡萄牙是航海国家,农耕经济不占主流。对大清来说, 他们的农业税不具参考价值。不过我曾稍微了解过英国的税收制度,或可为您提供参考。”
英国是政治经济学的发源地,学金融的, 对其经济发展史多少有点了解。
“从古至今, 英国只收过三次人头税, 一般都是因为战争临时加收。国家主要的收税进项是土地税和贸易税。土地税主要针对土地所有者, 也就是贵族们。土地不仅限于农耕用地,还包括建筑和工商业用地, 以及地上的房、仆、马车等, 细分品种很多。针对农业的税种几乎没有,有的话也非常低。”
我又和他说了些贸易税的好处, 希望他不要过分抑商重农,但后面他都没听进去。
只对土地税两眼放光:“这个法子好啊!如果咱们也像他们一样,不再问人要收成,转而问地要收成,谁有地谁交税,地多的多交,地少的少交,农民肯定愿意多生孩子多种地。地主为了交税,也不敢让地闲着,都得租出去!天下何愁无人垦荒!”
于国于民是好事,于地主来说,简直是灾难。原本和穷人交一样的税,甚至仗着士绅身份不必交税,这么一来,如果地租不出去,还成了负担。
沉默片刻,他怅然叹道:“秋大人,你是个敢想敢做的女中豪杰,要是我没有机会再向朝廷进言,请你将州县小官的遗愿带到京城,带给圣主!”
我脑中一激灵,“大早上,何必这么悲观!明君在上,难道莫大人不相信正义?”
他苦笑着摇摇头:“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被我扒层皮的那些商人,可是很多官绅的财神爷,秋大人应该知道得罪一个群体的后果。连你都死里逃生好几次,更何况我这个京中无人的五品小官。”
这么一说,我瞬间就体会到了他现在的危机,不禁劝慰:“如果莫大人心生退意,可将这些良策献给雍亲王。他一心为公,从不徇私,也不怕得罪人,只要于国于民有利的事儿,都会不遗余力地推进。他来天津第一天,就和你在田间地头晒了一整日,可见在他心里,农民和农业是最重要的,你可以信任甚至仰赖他。”
莫凡目光郑重:“可是,整个朝廷,只有秋大人你,两袖清风,无宅无田,不党不群,简在帝心。也只有你,敢为普通老百姓和弱女子,得罪士大夫文人!只要你心中有宏愿,就没人比你更值得托付。”
我怔忡得忘了客套。
一方面震惊于他对普罗大众的赤诚爱护,对得起说书先生的称赞。
另一方面,才发现,原来世人对我的身份来历,还有这种解读!
无宅无田,意味着和普罗大众站在同一条战线。不党不群,在八爷口中是我的劣势,在他口中却是坚守道义的风骨。
……世人好像把我符号化了。他们把我当成了一把对付既得利益者的宝剑,一种反抗精神的代表。我存在的意义,远超我本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