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再多话,各自回房休息。
太早了我睡不着,点上自带的蜡烛,铺开本子,开始写‘论文’。
对的,参照毕业论文的格式,我这篇名为《论在科举考试中增加明法科的必要性》。
之前我入狱有过一点心得体会,这次审判莫凡,雍亲王几次三番被商人们请的大状师堵得哑口无言,而知州衙门里的几位刑名师爷,竟跟木头似的一句都接不上。
可见他们肚里根本没真货,比起经常与官斗的状师差得太远!
这个职业,权力大,约束小,很容易充当腐败的白手套。所以我还是希望将来,能把司法考试纳入科举选拔中。
正奋笔疾书,肩膀上忽然搭了只手。
我吓了一跳,回首一看,却是‘睡觉很老实’的晓玲。
她半垂着眼,眼下发青,嘴角弧度诡异,用尖利的昆曲唱腔说道:“大人,如之已备好喜堂,只待与你结百世之好,你怎么还不来?”
啊!!!!
第105章
2020年6月13 上午十点四十五分 ly直播间圆明遗梦第三十六话 在线观看人数10万+
“大家都知道, 《圆明园日记合辑》出版于1993年,迄今27年,热度经久不衰, 一直稳居各大畅销书榜前十。
有人读它,是为了亲历那一段厚重丰富的历史;有人读它, 是为了探寻时间的真相;有人读它, 是为了见证一个权臣的长成;有人读它,是为了感受帝王的极致宠爱……
不可否认,它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但至今无法被科学证实的穿越之谜和丢失的第四本日记,使它一直备受争议, 也是不断被观众和媒体重新提起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清史学家认为, 日记内容不过是一个普通清朝官员的幻想, 因为他们翻遍清史档案都没有找到秋童存在的痕迹。
但也有一小部分专家,坚信它不是故事,而是秋童真实的人生。2018年9月末, 清史专家宋岚教授,在翰林藏书馆发现了一篇文章。”
直播分屏展示了一幅画卷。
卷轴中央,有一张四十乘四十厘米见方的宣纸, 纸张已经泛黄, 还被虫蛀了几个窟窿, 上面密密地码着方正小楷。
字迹放大, 最右边的标题赫然便是:论在科举考试中增加明法科的必要性。
“读过日记的人都知道,这是秋童在德州遇鬼那晚写下的。原稿已经不知所踪, 这是翰林院保存的誊抄版, 因为字迹太漂亮,格式太规矩, 并且没有署名,此前一直被淹没在其他史料中。
截至目前,这篇论文,是日记和现实世界唯一重合的纸质资料。自从被发现,就成了信仰派心中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