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格梅尔和贝兰军头们先达成了一致,然后就去安抚那些带路党。
一番威逼利诱之后,带路党们只能心情忐忑地开始准备前进的工作。
反正最容易先死的还是他们手下的士兵,而不是他们本人,因此咬一咬牙也就能忍了。
这一次,扎格梅尔其实已经准备了一些盾牌乃至于盾车,原本打算用在铁火城的攻城战上。现在想不到山头据点居高临下可以炮击得这么远,也只好先使用这些资源去攻打一下据点试试。
他虽然接受了维陶塔斯借刀杀人的建议,但并不认为这一次攻打百分之百会失败。
其实他对胜利还是有一些期望的。
毕竟他刚才提出的那个战略,不说是优秀吧,至少也是中规中矩,就算让洛明来挑也挑不出什么错来,理论上说是有成功希望的。
因此他一开始就没有敷衍,依旧是用心地准备了这个计划。
赢了当然好,输了也照样能完成他削弱刺头的另一个目的,在两方面都做好准备的话,就可以提前确定自己能够达成至少一个目标。
当然,这个计划风险不小,他不肯把自己的本部兵马赌上去,除此之外,都真的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了。
只见大量精锐炮灰(好歹都是贵族们的私兵和民兵,不是普通民夫)手持盾牌,有的还推着经过改进的盾车,向前走去。
山头上见他们进入了射程,又开始试着射击,最初效果还不错。
一枚炮弹恰好连续射穿了五个敌人,这一下就把附近几十人吓得一边惨叫一边逃跑,连带着上百人的士气都受到了影响。
但有部分贝兰军人作为督战队混在其中,把最先逃跑的几人砍杀,然后骂骂咧咧地将其余人继续驱赶着向前走去。
接下来,他们就学乖了,在贝兰士兵的怒喝之下,把队形给乖乖地分散开来。
士兵们总有聚众抱团的本能,在正常的冷兵器战斗中,紧密阵型在绝大多数场合下也都能胜过松散的。
但对于火炮这种能够一口气打穿好几人甚至十几人的武器,这种本能就不管用了,反倒是散开之后效果会更好。
当他们散开之后,一炮有时候能打中一个人,有时候甚至连一个都打不中,那可就相当不划算了。
炮弹可不是无限的!
为了保证射程,洛明的火炮普遍使用金属弹丸,无论铁还是铅,储量都有限,哪怕洛明掏出储备的黄金白银来买,一时间也不可能卖到太多。
哪怕不考虑火药的消耗,用一个好几公斤的金属球去换取一个敌人的性命都已经够奢侈了,何况现在有可能一个都打不中。
当然,如果敌人靠近,使用石头弹丸也不是不可以。
但无论是雕刻大号的石头实心弹,还是挑选大小合适的石子做霰弹,也需要耗费不少人力,算算也挺贵的。
结果,据点上便不急着全速开炮了。炮兵和军官稍微商量了一下之后,就决定隔着一段长短随机的时间再开炮。
有可能是半分钟,也可能是分钟。
比起有规律的射击来说,这样无规律的射击可以让敌人不得不分心猜测,时刻担心着灾厄从天而降,一直提心吊胆。而炮弹实际上造成的杀伤倒没有多少。
炮兵们其实也尽力去点射盾车了,但在远距离上很难打准,就算正好打中,扎格梅尔这一次准备的盾车也结实了很多,一炮很难将其完全摧毁。
虽然炮灰们提心吊胆,甚至有个别人吓晕了过去,但总体来说,还是慢慢推进,逐渐靠近着山口。
靠近一看,这山口两侧都是悬崖峭壁,据点和塔楼建立在三十多米高的峰顶,正面的崖壁只比垂直好一点,是无法攀登上去的,哪怕剑师之类的高手都不愿意挑战这样的攀岩项目。
一时间,军官和士兵都只是在叹息,为什么敌人偏偏就能找到这样的好地方来修要塞,却不知这峭壁其实并非完全是天然生成。
为了防止敌人从正面攀登,洛明用少量火药一点点爆破,将原本一个较为陡峭的山坡直接削成了现在这完全不可能攀爬的模样,甚至连据点本身的部分墙壁也是从现成的石壁中切削出来的,这样做花费不多,效果却十分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