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树灵 第一章儇归来和他的疯娘

第一章儇归来和他的疯娘

楼观台向东行五公里有一个田峪口,从田峪里面流出来的河,叫田峪河。田峪河是一条时令河,河道很宽,河底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沿河边一条砂石路向里走十多公里,过了田峪村,再向前走约五公里,砂石路便到了尽头,只有一条小路,埋没在浓密的乱石荒草之中,穿过一片宁静的原始森林,蜿蜒曲折地一直延伸到秃头岭山顶。翻过秃头岭,山下有一个村子,叫秦岭村。

秦岭村四面环山,西面的叫西山,北面的叫狼仔崖,东面的叫秃头岭,南面的叫岩山。四山环抱形成一块开阔的盆地,秦岭村就建在盆地的正中间,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一条从山里流出来的小溪泛着水花打着滚儿绕着村子流淌。村子北边溪水较深的地方矗立着几架巨大的水筒车,吱吱呀呀地把溪水一筒一筒地运到半山腰的庄稼地里。

秦岭村的建筑都是清一色的“半边盖”房子,土墙黑瓦。村子中间有一条用青石板铺成的南北走向的主街道,因为时间久了,地面破损比较严重。清澈的溪水流进村子,沿着街道两侧的人工水槽安静地从家家户户的门前流过。从主街道向两侧延伸的小道,也都是用石块铺成,由于受地形的影响,房屋建的比较密集,有些小道非常狭窄,仅能容一人通过,抬头一看,两道屋墙之间,只能看到一线天空。

秦岭村共一百余户人家,家家户户都住着一只猫头鹰,一只老鼠,有时候也会有一条蛇。猫头鹰和老鼠都算得上是家庭的一部分,就像是朋友一样和睦相处。但蛇则是客人,偶尔路过,并不常待。

秦岭村里的猫头鹰有些与众不同,它们并不是只有晚上才出来活动,白天也照样在村子里飞翔和散步。村里的老鼠也很有特点,别处的老鼠都是四条腿走路,见人就躲,尤其怕猫头鹰。村里的老鼠却经常只用下面的两条腿走路,上面的两条腿不是端放在胸前,就是背在身后,弓着个背,像是个小老头。老鼠都不怕人,只有在孩子们追逐它们的时候,才会四条腿着地急慌慌地跑掉,孩子一停止追逐,便又恢复成悠闲自得的样子,背着小手到处散步。

在秦岭村,猫头鹰不是老鼠的天敌,它们才懒得理会那些大腹便便到处乱转的老鼠们呢!只不过有些年龄比较小的猫头鹰非常调皮,有时会突然袭击一下老鼠,用爪子把老鼠翻过来,看它肚皮朝天四条腿胡乱挣扎,迎着老鼠愤怒的目光,站在一旁“咯、咯、咯”地坏笑。老鼠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龇牙咧嘴地“吱、吱、吱”地痛骂猫头鹰,骂些什么,猫头鹰听不懂。猫头鹰和老鼠没事的时候也会挨家挨户的串个门,学着村子里的妇女们那样跟左邻右舍的猫头鹰和老鼠聚在一起聊个天,说些好玩的事。

在秦岭村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景象,一个孩子、一只只猫头鹰和一只老鼠在一起追逐嘻戏,这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正常。而如果在山外,若是把一只猫头鹰、一只老鼠放到一起,那简直是一场灾难。

八月的中午,阳光很好,暖暖地照耀着大地。一丝凉爽的轻风在四山环绕的盆地里像水一样的静静地流淌着。村子里的妇女们纷纷端着木桶从家里出来,三五成群地聚在那条从后山流出来横着穿过整个村子正街的小溪里洗衣服。

山里的妇女嗓门大,人也朴实,说到欢喜处,便敞开了嗓门无所顾忌地笑,还会时不时地将手伸进水槽里,撩起水来往别人身上泼,便少不了一阵慌乱的躲闪和笑骂。

族长唐子时和一位中年人从村子南边急急地走来,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生得五短身材,非常壮实,人也正直善良,很受族民们尊重。当走到一堆洗衣服的妇女身边时,他朝着其中一个笑得最欢的中年妇女喊道:“秀英,你把手里的活放下,跟我走。”

那个把长长的头发盘在脑后用发髻别起来,虽然看上去有些不修边幅却给人一种凌乱之美的刘秀英,扭头看着唐子时,脸上像是绽开了一朵花,喊道:“掌柜的,你没看见我正洗衣服呢,叫我干啥去?”

村长脚步不停,说:“疯娘头疼病又犯了,你跟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