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黄巾

夜幕降临,大雪停止。

刘辟军营内士气低落,哀鸿一片。

受了轻伤的士兵们三三两两地挤靠在一起,双目无神,表情呆滞,重伤的士兵则被遗弃在军营角落,除了等死他们别无选择,事实上以汉末时期的医疗水平也根本无法救活他们。

更多的士兵则表情冷漠,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乱世人命如草芥啊,谁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再见到明天的太阳,哪还有心情去关心别人?

白日里,南阳地区另一位黄巾军首领,和刘辟一样同为大贤良师张角弟子的赵宏,率军驰援,迫使官军鸣金收兵,从精锐无敌的西凉铁骑的战刀下救出刘辟和他麾下残存的千余士足,逃难似的逃回大营休整,残喘,清点伤亡。

这一仗,刘辟算是彻底的一败涂地,直接被打回原形,心中原有的那点豪情壮志也在这场大败中烟消云散。

在收拢残兵逃回到大营后,苏云便看到刘辟一脸垂头丧气的请赵宏来到自己的营帐内,道谢商谈。

逃回大营后的这段时间里,苏云通过聆听,观察,乃至攀谈,大致的搞清楚当前自己所处的黄巾军内的形势以及外部的环境。

也正是因此,苏云对于黄巾军的未来不报有太大的期望,根据苏云的了解以及自己曾经看过历史资料来看,自己身处的这伙黄巾贼简直就是不堪一击的代名词。

他曾经看过的史料上有记载,东汉最后的名将朱隽在平定颖川黄巾后只带了几千官军南下,就在地主豪强的协助下将这伙声势浩大的造反势力扑灭了。

简直就是前途黯淡,希望渺茫。

这可不是苏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要看看苏云手里作为一天伙食的半个馒头,就知道黄巾军此时所面对的情形是多么的严峻。

作为拔杆而起的农民起义军团,基础薄弱,先天不足,这也注定黄巾军摆脱不了农民起义军的弊端,后勤薄弱,几乎可以说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