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后勤保障,只靠缴获,这也注定黄巾军的伙食要和战争挂钩,打胜仗好吃好喝,甚至于打破城池缴获颇丰的时候还有钱拿,可如果一场大败,丢盔弃甲死伤惨重那待遇自然就是一落千丈。
像苏云这样的青壮军士,又是一名长刀手,也勉强算得上是黄巾军内的主力,就这,也只能够领到半块馒头用以果腹,更不要说还有无数的杂兵,老弱病残炮灰之流,作为炮灰的他们就只能饿着肚皮等死。
古代的战争,残酷性可见一斑。
军队,不管是任何时代的军队,都有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用于驾驭士兵,号令三军。
作为一支军队,虽然黄巾军战力堪忧,简直达到不堪一击的程度,但这就不代表黄巾军内没有等级,混乱无度,反而是比汉军内等级更加的森严。
大汉因为连年天灾,不断,导致千里荒芜,颗粒无收,百姓无粮军队欠饷,在天时地利的各种不利因素的交集下,浩大的黄巾起义得以轰轰烈烈的爆发,这也注定黄巾军的组成部分十分的复杂,简直就是大杂烩什么身份的人都有,这自然也少不了曾经的大汉军官。
当这些被连续欠饷而饥不能食求生无路的大汉军官摇身一变,在饥饿的威胁下走投无路的加入黄巾贼后,黄巾军得以完成初级的整编,模仿汉军把自己军队分成几等。
兵分数等,等等不同。阶级森严,不可逾越。
其中等级最低待遇最差的就是杂兵,他们的武器都是木头或者毛竹削制的刀、剑、枪,战斗力很低,成员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在战时这些杂兵往往都冲在最前面,是用来充当炮灰消耗敌军锐气的工具。
比杂兵等级再高一点的就是长刀手,一名低等的杂兵在战场上累积杀死十名以上官兵后就自动转为长刀手,有一把铁制的环首刀,是缴获而来的大汉制式装备,质量还算可以,至少比竹刀木剑要强上不少。
往上再高一点就是长枪兵,因为长枪兵是对付骑兵最廉价最有效的兵种,所以受到军队内将领的极度重视,为长枪兵装备了轻甲。
虽然不见得能挡住箭矢,但总比没有防护要强,而这件轻甲更是是身份的象征,黄巾军内除了将领,也只有长枪兵才能够着甲,正因为如此,所以每个长刀手都削尖了脑袋想成为一名长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