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皎洁嵩门月,初闻唯我宗

沧海月明凤凰矶 宸泽 3198 字 2024-04-21

关于业佛其人,佛道众说纷纭,年龄已不知道几百岁了。只知道,业佛一入寂灭境界,便修得当世不二的佛门至上神通,菩提三念:一念为尘,是遁空法,瞬息千里。一念三千,是幻像摄心法,能以佛力幻化三千之象,迷惑众生。一念为佛,是佛门最强防御法门,化显大日如来法相,诸邪辟易,万法难侵。

更拥有那佛门第一圣物--初佛菩提,是佛祖显世修行的佛宝,为寂灭境弘法高僧竺法兰带入东土。就算佛门之人,知道此物的也极少。内里用无上心印封着佛祖入无念境之前,对众生尚且有情时,执着普渡众生的一缕执念。正是这缕执念,为业佛参透领会,得了这菩提三念的寂灭境不世神通。也正是如此神通,才让大业唯我寺在那大青山昭然矗立几百年,而仙俗两道却从来不敢涉及。

业佛曾言:以无边杀业,净化众生。唯众生皆成佛,杀业方止。意思是净化异教诸门,让一世独尊我佛,早成极乐佛国。

唯我宗里自业佛以下,还有四大无相境界的长老,门内称作大宗法:

大空宗法,有法器空明卍轮。掌握唯我宗诸多产业。

大罗宗法,掌握刑法,有法器伽罗琉璃钵,负责约束千万徒众。

大名宗法,掌握着千万徒众联络,法器是大业心经。

大烈宗法,负责护卫宗门安全,法器是木鱼无心杖。从未于世俗露面过。

这四大宗法中,唯独那大名宗法,与佛门正宗唯识宗倒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同是唯我宗大宗法,但是从来不为恶事,更常在俗世行走。佛家几大显宗虽然拒之门外,但是与道家几个宗门倒是有些渊源,被道家列为佛门七大高僧之一。

其无相境神通千手拈花指,曾经在数十年前击败那惊才绝艳的道家天才,黄冠子李淳风之孙钦天黄宗的宗监李仙宗。更是打坏了这朝廷修真宗门的镇宗法器,浑天黄道仪,然后飘然离去。朝廷当时因为唯我宗在朝的众多徒众阻挠,兼且畏惧业佛的通天实力,这才隐下没有追究。只是此战以后,钦天黄宗便悄然解散,李仙宗也不知去向。余者被朝廷并入了钦天监,管理俗事。

曾有人说,李仙宗被大名宗法击伤一腿,成了跛子。经此一败后道心尽失,从此放弃修行,云游四方,难觅其踪。一个三十多岁便已还丹五转的元丹境天才,本就家学渊源,更是身负朝廷皇家厚望,竟然自此消失,断了仙途。每每道家仙门诸老提起此人,总是唏嘘不已。

四大宗法以下,便是那臭名昭著的五王了,这五人常年游离俗世,杀人盗宝,倒行逆施。与道家佛门俱是深结仇怨,诸多旧事,血债满满。五人都是一身炎炎业火,专为那唯我宗正面不愿做的勾当。

月夜,嵩山,西去达摩洞数里的一处高崖上。

月光皎洁如练,几株苍老的古松悬壁挂石,在风中弄影婆娑。一个须发洁白的老僧,身上的玄色衲衣于崖上的夜风中翩然翻飞。枯皱的匹夫,好似那旁边的古松一般。

稚气未脱的小沙弥引了一白一青两位妙龄女子,肃立在一旁,二人衣袂飘飘,赫然正是那罗浮洞天的碧湘茹和许蔓菁。老僧双目微闭,身上有金色光华流转,隐隐然有天乐之声,天花之象。俄尔喧一声佛号,周身金色佛力瞬间凝为一轮金光灿灿的卍字,转而没入眉间泥丸宫深处。丹田间圆融的舍利子则顿时光华大作,透体而出。

显然是收了功法,自行打破了入定修行,足见其念力至为精深。老僧出了定,面容悲苦庄严,已然微开的双目,犹自有金色佛光闪现。顷刻,光华尽散,老僧方出言对站在旁边的二位女子道:“两位女施主深夜急急拜会,不等贫僧出关,有何大事见告?”

二人翩然行了一礼,“法如大师,晚辈碧湘茹,师妹许蔓菁俱是罗浮罗鼎真人门下弟子。受师父嘱托,特来面禀一事,以得方丈明示,回复师门。”碧湘茹那温婉的声音自朱唇中轻轻吐出,柔美的一似这皎洁的月光。

“尊师罗鼎真人已数十年未见,当年也是去赴那南宗祖庭的法会,偶然结下了一面之缘,不知近来可好?”二人千里面禀,星夜临门,将禀之事定然不凡,他却一字未问,倒是先问起了故人。

“家师甚好,前年已入还丹五转的元丹之境,牢大师挂怀。湘茹自在洞天,曾多次听闻家师和诸长老提起大师法号。今日得见大师佛容,湘茹正好代为转呈问候。”湘茹款款回道。老僧闻言微微颔首,又闭起了慈祥的眉目,没了言语,似又入了定一般。倒是一旁的许蔓菁,眼神里闪出了些许焦急之色,看了看认真答话的师姐,又渐渐散了下去。

老僧正是少林前方丈法如,当今主持方丈子净大师的授业师父,已是百岁高僧,法力高深。大师以百岁高龄,入得无相之境,那是相当于道门还丹六转的金丹后期境界。当世佛门,如此境界的,屈指几人而已。但得寸进,便能破入大涅槃境,一窥那极乐真法。世人只道大师已圆寂多年,岂知一直在少林后山闭关参悟佛法,依然健在。其实世人不知也很正常,法如方丈是当今佛道两家里极高的存在,俗人怎得一见。

法如大师就这般静静立在月下,沉吟良久。微风摇落松上的露珠,碎在了大师的前额,为月华所照,晶莹飞溅。大师无悲无喜,了然不为所动,竟不知神思何事。

又是伫立良久,法如大师闭着双目问了一句:“可是为那唯我宗的五王?”

“晚辈正是为此而来,不想大师已经得到消息。唯我宗五王数日前夜屠南华寺,抢了南华寺镇寺至宝木棉袈裟。满寺自方丈以下百余僧众,多为所杀,只区区几人逃出,赴相近的几大宗门求救。南方道佛诸门闻讯赶到,已然迟了。几人事后又纵火焚寺方才潜行北归,道家几大宗门广派人手堵截,一无所获,反是折了几名弟子。洞天急忙派遣我们两人前来,火速禀告大师。少林本是禅宗祖庭,大师又为佛门宿望,只希望禅宗能尽快总会佛门,共济法难,以净正教。”湘茹俯身回道,话语中隐藏着一丝愤然,显然对这件事极其愤慨。

原来那南华寺是禅宗开宗之祖达摩祖师西入中土的初法圣地,与少林禅宗祖庭渊源极深。主持方丈觉闻大师,更是多次前来少林参详佛法。至于那镇寺至宝木棉袈裟,更非凡物,是佛祖释迦摩尼显化人间立道时所穿。传闻此佛宝中蕴含着我佛无边神通佛力,妙用无边,只是达摩祖师涅槃归去,便失了那运用法门,只是作为圣物以为禅宗之衣钵。

当年女帝武皇以皇命相诏,迎奉内廷供养,其实是遣众多内廷高僧集中参悟,终无所得。后来便赐给六祖弟子净众宗祖师智诜,世人都以为被智诜大师带入德纯寺。其实佛道高门皆知,为免再受朝廷染指之苦,智诜大师令弟子偷偷将木棉袈裟送回南宗。并最终归奉了南华寺潜藏,只是诸宗门皆心照不宣的掩下不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