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皎洁嵩门月,初闻唯我宗

沧海月明凤凰矶 宸泽 3198 字 2024-04-21

南华寺百多年来秘密守护,岂料为盗天佛寻得消息,潜入盗取。本为至宝之物,自然守护森严,为护宝诸僧发觉。那盗天佛竟索性唤出同来四人,肆意杀戮,变偷为抢,造得这血淋淋一番杀业。

“口生莲花黑罗汉,众生寂灭毒头陀。采尽佳人花菩萨,一去成空盗天佛。唯有僧王徒好酒,雏儿血酿不嫌多。”法如大师并没有直接回答碧湘茹的一番话,而是皱起了慈眉,轻轻的吟出这首小诗来。

这首诗,说的正是被当世正教宗门称为佛贼的那唯识宗五王:破妄言戒者黑罗汉,破杀戒者毒头陀,破色戒者花菩萨,破贪戒者盗天佛,破酒戒者醉僧王。这五人姓名无从知晓,但是这句诗和他们的名号倒是响彻当世佛道修真界。据说五人都有那圆觉境界的修为,甚至近来言说那五贼之首的僧王已经是无相境了。修着佛法,持着魔心。真是佛门不幸魔门幸。

吟出这诗来,法如大师转而面显庄严,似我佛真容。更是在口中含注佛力,传出了清妙法音,以无限慈悲道:“二位施主且回复宗门,这五贼罪业圆满,已近度化之期。请贵宗及诸宗门勿惜法手,我禅宗愿与诸位同道一起,持我佛开遮之意,寻佛宝归镇南宗。”碧湘茹许蔓菁二人闻言,似梵音入耳,心境顿时空明澄澈,竟然隐隐觉得对自身丹气有着稳固的作用。

看着慈悲庄严的法如大师,双双齐身施礼。碧湘茹前行一步,恭敬说道:“湘茹有幸见识大师高深莫测的修为,更是深深明白了禅宗济世普渡的佛心。逆天为长生,逆心必成魔。五贼前因早作,也该受此结果。弟子当星夜返回,将大师所言早日回复师门。”

法如大师听了碧湘茹这一番回答,心头淡淡的闪过一丝惊异:自己只是空空数言,这个后辈竟然从中解出了因果佛心,悟性确也不凡。

罗浮洞天本是南方道家领袖宗门,宗派立在天南诸洞天之首的罗浮山,除恶卫道自是常事。况且罗浮山两教同立,速来渊源颇深。但这次之所以遣弟子前来禅宗祖庭,其实要的是佛门一方的处理态度。五王罪业深重,为修行诸宗门所不容,但在道家宗门眼里仍然是源远流长的佛门。不管是唯我宗的行为还是功法,都是被道家列为佛门的,哪怕佛家几大显宗明显划清界限。

此次之事,便是受南华寺逃出的众僧求救,前往救援,但仍然归为佛门内部之争。所以真要处理此事,还是要禅宗祖庭少林出面。因为自大唐开国之初,十三位圆觉境界高僧救下秦王李世民开始,少林这禅宗祖庭的超然地位便已定下,无论仙俗两道,皆是认可无疑。

法如大师如何不知罗浮洞天的来意,对于道家对唯我宗的归定也是自来了然。所以才有了这贯入佛力的一番回答,既是态度的表示,也是对佛家正宗的阐释,并没有一点在后辈前卖弄的意思。

想到此间,大师便对着匆忙辞行的二人道:“佛门庄严,诸多不便,两位施主便请下山小憩,早日回复宗门去吧。”说完,双手合十,低眉垂目,宣了一声佛号,再不说话。

千里迢迢,餐风宿露,就是为了这只言片语,便又匆匆而归。两人对着法如大师深深施上一礼,便趁着月色,随小沙弥往山下行去。

明月在山间肆意的抚弄着银辉,高崖的下方隐隐然挂着一条小瀑布,在月华下轻轻吟唱。夜风带着松涛,流转于丘壑之间,犹如天籁。如此月色,如此禅意幽境,令人的心思,无由的澄澈宁静。

一个老僧,在一株清瘦的松下,目视着渐行渐远的几个背影,轻声说道:“便是深持佛性远离尘世多年,这个争还是真的要争了。长生人间觅,涅槃火中生。也罢,姑且,吃茶去。”言罢,佛光闪现周身,竟是凛然踏入了虚空。顿时足下莲花隐显,如御天风,直入崖下瀑布旁一处洞府而去。

月下的长安,宫城巍峨,檐角嵯峨,如水的月光,拨开了天上的轻云,洒下满城寂静的垂影。

宛转低回的长廊某处,两个交谈的声音,故意般的立在了阴影中。

“教坊急报,唯我宗五王数日前夜屠南华寺,抢走了本该在德纯寺的佛门至宝木棉袈裟。”一个嗓音清灵的女子说道。

“消息已查实了吗?”一个声音尖细但中气很足的男子问道。

“查实无误。”

“好!我明早便奏与大家知道,你且回外教坊,叫诸人准备,以备大家召见。”

“是!”

西华城,红日初升,驱散了一城春寒。客馆便热闹了起来,早点的香气阵阵传来,间杂着几声吆喝。后院已经有人在取车马,赴考的人又要开始了行程。

皎洁嵩门月,

奉佛唯我宗。

垂眉拈花笑,

善恶一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