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想起太奶奶最后说的天津湾三个字,会不会也在那日记本里有记载?

李殇兴冲冲的将账本和日记本在一边的窗边拍了几下,尘土立即弥漫了整个小屋,李殇不得不退了出来,找了个没人打扰的地方,翻阅了起来。

账本一共写了没几页,看来那个时代的支出和收入都太有限,没有什么可记的,只是最后几条,到了一九九零的时候,账本上突然多了几笔收入,但是没有写这笔钱是哪里来的。只有短短的几行:一九九零年,五月,收到六十元。六月,收到五十八元,九月收到八十元,十月收到三十元。然后就再也没有了记录。

看到这里,李殇想了想,一九九零,自己才一岁,那时候的几十元可算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但是太爷爷在自己记事的时候就去世了,自己接触不多,只知道太爷爷是一名石匠,后来自己的爷爷和父亲也继承过这门手艺,只是后来都不再做这些生计了。那时候的石匠,一个月的收入可不会有这么多,所以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太爷爷肯定是做了什么大事。而太奶奶,自己根本不会往她的身上想。她就如中国几千年封建压迫下的妇女一样,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除了在地里做家活和操持家用,也没有任何出去的机会。所以李殇想到,如果太奶奶说的是天津湾这三个字,离家那么远的地方,也只有太爷爷去过。

而那本日记,厚厚的一本,却只有简单的四五页,不是说这日记本没用过,李殇看了一下,日记虽然写了很多页,但又撕了去,只是残留下的蓝色字迹能知道确实是写过,但写的是什么内容却不得而知了。

这四五页的日记,真正有价值的只有前两页,后面字迹太潦草,反反复复的看也只能看出是一些简单的话:不要再去那个地方!

而前两页,字迹还算工整,但内容却也是不清不楚,大约只是记录了一件事,太爷爷和村里的几个人去出工,但是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后来还死了人,所以大家都停工了。这些事情,都发出在一九九零年。而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任何内容了。

那太爷爷去做工的地方,一定是天津了,那天津湾,是不是天津的一个地方,而那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怪事,让太爷爷回到家中写下了这样的东西,而太奶奶一定是知道的,要不然也不会在弥留之即还念念不忘。

看来,是要问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