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七十节 考察,刺激

还看今朝 瑞根 3496 字 2024-04-22

“行了,别在我面前装,这玩意儿借给你们政府了,不开个十年八年能还回去么?”杨龙川半真半假的瞥了简兴国一样,“沙正阳要当副镇长了,咱们部里边一帮人替他跑上跑下,也没见他露个脸?”

“嗨,杨部长,你也知道,郭书记安排给正阳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把酒厂搞好,所以他基本上都扎在酒厂,下月就又要去出差,估计一走又得要一个月呢。”

简兴国是个实诚人,受郭业山的安排来县里接考察组一行,虽然对沙正阳的一步登天有些羡慕,但沙正阳给他的印象的确不错,所以还是替对方解释一番。

“这会儿正阳也不好和考察组接触,有啥吩咐,杨部长交待给我,能转达的我转达,不能转达的我回去向郭书记汇报,郭书记的性子杨部长了解,能办的肯定办好。”

杨龙川笑了起来,亲热的把简兴国拉到一边:“组织部的情形你也知道,石部长不管这些琐事儿,部里边打算要开一个咱们银台籍的老领导老干部联谊会,嗯,规格呢打算要弄高一点儿,你看呢,……”

“明白了,这事儿不用劳烦郭书记了,我和正阳说就行,到时候定了,您给我打电话,我来处理。”简兴国毫不犹豫的就表了态。

之前沙正阳就找过简兴国,把简兴国请到酒厂小酌了一回,也谈到了酒厂和自己的难处,如有不周之处,还请他包涵和关照。

“那老简,就这么说定了,咱们下边人也要替石部长分忧,这些小事儿就免得劳烦石部长了。”

杨龙川满意的点点头,心中却也有些讶异。

看来沙正阳在南渡镇的人缘不错嘛,才去半年时间,却没想到连简兴国这个老党委委员都这么支持他。

只是为啥沙正阳在县府办里边却立不住脚,硬生生被撵出了县府办?

看见杨龙川和简兴国走到一边去嘀嘀咕咕,汪剑鸣只能有些尴尬的提着包站在桑塔纳一旁。

枣红色的桑塔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包了一层黑色皮子的座位看上去簇新发亮,发动机的声音很清晰有力。

汪剑鸣看着这辆车,不无恶意的想着,也许就是这辆桑塔纳“买通”了南渡镇党委政府,才让他们推荐沙正阳作为副镇长人选吧?

当得知沙正阳被南渡镇党委作为副镇长人选推荐上来之后,汪剑鸣就陷入了极度的烦躁之中。

他无法想象沙正阳怎么会灰溜溜的从县府办里被撵出去,可是才仅仅半年时间,沙正阳就实现了一个惊天大逆转,一跃成为副镇长的推荐人选。

虽然说决定权在县委组织部,但作为下级党委推荐上来的人选,如果没有特殊理由,一般说来是不会被组织部否定的。

当然,沙正阳的情况也可以说得上特殊,连正式党员都不是,就要担任副镇长,这合适么?

这一点也在组织部里引起了争论。

汪剑鸣没有插言,但内心却一直在为质疑和反对的那一边鼓气。

杨龙川本来就是部里边一直持坚定否定态度的,甚至连石国锋态度都还有些模糊,但这一切在市委黄书记考察了南渡镇和红旗酒厂之后就烟消云散了。

石国锋迅速态度鲜明的赞同了南渡镇党委的推荐人选,而杨龙川更是开始大唱赞歌,说干部年轻化和知识化的重要性,破除论资排辈任人唯贤的必要性。

一切再无悬念。

汪剑鸣没有再去找姨父,因为一切已无意义,连姨父在去了红旗酒厂一趟之后,都没有了多余的话语。

他想不明白沙正阳这个老同学怎么会到了南渡之后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太不可思议,但却又是事实,哪怕是下乡和失恋的双重打击也不可能让人有这样的异变才对,还是沙正阳一直在蛰伏待机?

这种困扰一直到了南渡镇进行考察。

对沙正阳的考察分为三块,一是党政领导,二是普通干部,三是村干部。

除开党政领导,既然是形成了党委意见上报组织部,就算是有一些看法,多半也是以提希望的方式来体现。

关键在于普通干部和村干部,尤其是几个村的干部都是赞不绝口,这就让汪剑鸣无法理解了。

而且汪剑鸣感觉得到,有些干部固然是泛泛而谈,但有的却是由衷的认可沙正阳,而且数量不少。

就凭这一点,汪剑鸣就觉得自己和沙正阳已经开始出现差距了。

不是谁都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能赢得镇上普通干部和村干部的一致认同的。

汪剑鸣意识到自己原来的判断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沙正阳并非自己想象中那样的脆弱和稚嫩,他表现出来的老练成熟,根本不是自己能比的。

接近年底,红旗酒厂外的省道上已经开始出现了排队的货车长龙,原来的红旗酒厂大门已经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可供四辆货车并行的大门。

同样在东泉酒厂那边也一样,大门都被扩宽,以便于来往货车能更便捷的出入。

为了便于运输,酒厂主动把省道上一些破损的路段进行修补,以便于大货车能平稳的进出,避免因为运输颠簸而造成破损。

工人们已经满负荷工作,生产线也已经增加了两条,但这种火热的局面能否持续下去,还要看明年二月份的兰州和太原两战。

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梳理摸底,市场调查,渠道铺设,都要走到前面,当然厂里边的建设和员工培训也要马上搞起来,这恰恰是乡镇企业甚至是许多国企都最缺乏的一环。

在沙正阳的建议下,红旗厂区和东泉厂区的职工也开始有意识的进行合并后的整训,从组织纪律到日常工作操作规程,都开始按照正规化的标准来要求。

这一步不好走,但是却必须要走,否则越拖到后面,越是难以规范。

好在这些酒厂的职工一下子都拿到了补发了几个月的工资,在金钱的鼓励刺激下,虽然厂里一改昔日的松散局面有些不太适应,但是多拿奖金的诱惑仍然成为了最好的动力。

每一个企业都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一点上沙正阳和宁月婵、董国阳等人都一致统一了态度,凡是接受不了的,那么就请走人,绝不姑息。

第一更送到,继续爆发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