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地主婆 2

吃饱了在空间休息一阵子,里面很舒服,呼吸着空气想哼哼,韩沐尘远远看着女人,突然觉得心疼了一下,叹口气重新回到小楼研究古籍,他要找到能取代缺失的那两味草药,只有炼出筑基丹才有希望脱离那个空间至酷,自己也能重获新生。

雨桐休息够了才想着早上要起来去外面扫大街,然后去食堂吃饭上工,出了空间看看天色还早,接着进空间做一些吃食,这个时代能吃上高粱饽饽、玉米饼子就是不错了!现在吃食堂,因为都吃不饱,家家都是把饭拿回来加上野菜再煮煮。而食堂为了能让每个人达到定额也会往里面添加一些谷糠皮子等等。

雨桐想了想做了一些野菜饽饽,玉米面和白面混合发起来,里面包上空间里的各种野菜,不用放肉,多加一些油就很好吃,但是她还是包了一些兽肉的饽饽,那些兽肉被灵气滋养过,对身体很好。包好饽饽忍不住吃了两个。

雨桐算了一下时间,今年六一年,想真正过上好日子还有十五年,好漫长!她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等着她,但是眼下的日子一定要过下去,今年大旱,粮食减产,估计还是吃不饱,现在食堂已经减少到每人六两了,等夏收或许能收上一茬,交了公粮还能剩多少?

时间差不多了,雨桐起来,穿上一身家染粗布夹袄。五十年中期,国家开始实行统购统销,农村有粮食分,所以每人只给布票,开始一年每人一丈七尺三寸,一丈七那是大人一身衣服,三寸给的是鞋面,但后来可能供需不平衡,每人只得缩水到一尺八。

一尺八什么也不够做,有的人家娶媳妇嫁闺女就是做新衣服,布票没有,有钱也不能买。而雨桐家分到手布票却没那么多钱去买,他俩不是正经的农民,每天跟着种地还要接受教育,所以家里的地产出也就够他们一家人吃用,没多余的粮食去卖。

别人家能养猪养鸡卖钱,但是他们家根本没时间经历去养,那个年代大家手里几乎没钱,手里有俩钱的都是卖粮食蔬菜和每年养猪得的钱。所以雨桐家没钱花布票,需要布票的人家找她用家里纺织的粗布换那些票。

各取所需,于是雨桐身上穿的粗布衣服几乎是那两年积攒下来的布票换来的,村上几乎家家纺线织布,但是雨桐不会,家里也没纺车。推开房门,外面还是很冷,紧紧衣服,把门重新对上,拿起大扫把出了院子。

院子左边是村里一户么姓人家,么广义和他的媳妇孙春娟,老两口年近六旬,住着三间草房子,这三间草房与雨桐家并排,只是房子比雨桐家的新且高大。老两口后院住了大儿子么建刚一家,而二儿子与大儿子并排盖的,却是在雨桐家的后院,到底原来是怎么回事,雨桐他们后来的根本没机会弄明白,只知道当初自家的青砖房被没收了,让他们搬过来。

雨桐出来看了一眼快要顶到自己后门的篱笆墙就是很无语,隔壁前后是一个院子,婆婆儿子一人占一半,而自己家的后院几乎被么家老二占去了,只留了一个小道留着雨桐家能开门出来。

前院倒是与隔壁一样齐整,可惜她家的篱笆墙早就快坍塌了。

右边没人家,而是一个大水坑,水坑边与她家有一个经常走路的两米宽下的小路,水坑里是一片芦苇和蒲草。里面水很清澈,村上的机井拉出来的水会流入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