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边因为经常年有人洗衣服刷鞋而踏出来一排台阶,雨桐看到这些觉得很舒服,很有乡村的原始味道,什么也没遭到破坏,空气都是清新的,天上残留的星星都是明亮的。
村上一共四条街道,雨桐拿着扫帚从最北边的开始,街上除了各家柴垛抱柴留下的几根草叶就是一些土坷拉,雨桐把土坷垃扫一堆装粪箕子草叶和柴禾往各家的柴堆扫扫,一条街有五百来米,到了街头把粪箕子里的土坷垃倒到沟边,接着下一条街。
主街道最东头是老地主高长寿家,三进的大院,青砖黛瓦,门口修着高大的门楼,两扇黑漆漆的大门紧闭着,再往前就是自己原来的家,三间青砖房,三间厢房,也修了简单门楼,现在分给了村上最穷、人口最多的胡永福家,现在是穷人翻身做主人,越穷越光荣的年代。胡家上下十几口人,以前穷的一家人出去只能换着穿一条裤子。
两个儿子十来个孩子差不多光着屁股长大,没收了地主家的财产就要分给阶级弟兄,分完东西剩下房子后,胡家老太太带着一群衣不蔽体的儿孙过来在工作组面前哭着诉说旧社会的苦难,新社会是他们的大救星。
这帽子一戴,工作组的人立马善心大发,一打听他们一家人还窝在破棚子里,马上让他们住进了雨桐家。雨桐看了一眼自己家的大门,上面用石灰画了乱七八糟的图案,再好的地方这群人估计也住不好到哪里去!
这趟街扫完天已经渐亮,各家已经开始出来起早的人,他们有的去拾粪,有的去拾柴。没有人没事出来遛弯,那种生活不属于他们这些人,雨桐低着头加快了速度。“把我家门口好好扫扫!”一个出来抱柴的女人道。
雨桐知道这是村上大姓高家高久山的媳妇吴二妹,雨桐刚来的时候很是招人眼,人长得漂亮,来自大城市,又是有钱人家的小姐,那时候谁不羡慕冯老五?现在小姐能给他们扫大街是何等令人畅快!所以某些以前心里不平衡的偶尔会故意多只制造一些草沫子让雨桐多扫,也有像吴二妹这样摆个普,故意找点茬什么的,而前身都会默默扫了。
像她如今不被拉走再教育不错,这只是她想的,其实建国后很多地方除了整治一批不老实的份子后,很长时间都没什么事,对待地主及其家属越来越宽容。只不过雨桐他们夫妻赶上了较真的人,拿着鸡毛当令箭。
雨桐后来查了资料,在那十年还没来之前,她可以活得比现在更好一些,不过现在她不想招惹什么,扫一下没啥,是要没人找大麻烦就好。雨桐快速扫了完,连看都没看还站在门口撇嘴的女人,倒完最后一粪箕子垃圾,雨桐回家到坑边洗洗手,带着一个粗碗来到食堂,食堂已经很多人,雨桐排在一个队伍后面。
她来这队是因为排在最后的是祖孙两人,也是村上算是对她最好的徐老太太,当初生孩子的时候也多亏了这位老太太,不然她和孩子那个时候怕是就见了阎王。
“大娘!”雨桐低低地唤了一声,然后排在她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