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快排上!不然连口米汤怕是都剩不下了!”徐老太太回了句,手上拉着刚满两岁的重孙子,小孩子因为营养不良走路还不稳当。说起徐老太也是个可怜人,丈夫死得早,留下一个儿子,儿子刚娶上媳妇就被抓了壮丁,到现在都没消息,据说是死在了外面。
好在儿媳妇怀了孕,生了孩子就走了道(找了人家)倒是把孩子留给了老太太,老太太把孙子带大,解放前留下一个逃荒的女孩子,算是给孙子找了一个童养媳。解放后孩子们到了年龄顺理成章结了婚,孙媳妇生孩子却难产,孩子保住了大人却没了。
去年儿子为了给家里挣一些口粮大冬天去挑河,一下子冻伤了身子,回来没熬过去丢下一老一小撒手离去。老人很坚强,擦干眼泪开始养重孙子,村上人都说老人命硬,克死了家里所有人,老太太送走了丈夫、儿子、孙子也不得不相信命运起来。
背地没少祷告求神,为了重孙子只要有所求她能办到的,一般都会帮忙。她想给孙子积德修福,让孙子能有一个好的将来。当初雨桐生孩子没人肯来接生,冯老五就是求上了徐老太太,老太太当时孙子还在,但什么也没说就跟着冯老五过来帮雨桐接了生。
雨桐接收到这个信息后,自觉就与老人有了亲近之情,看到前面的肖国胜(老太太的重孙子)就是心疼,还在太瘦了,小小的身子顶着一个头,头上的头大稀疏,就显一双大大的眼睛了。孩子走路时腿呈o字型,严重缺钙引起的俗称罗圈腿。
祖孙俩打了稀饭就轮到了雨桐,刘翠兰接过雨桐递过来的碗盛了一勺稀汤,上面飘了几片干菜叶,下面是能数过来的黍米粒。雨桐端着碗看徐老太跟重孙坐桌边喝碗里的食物,雨桐想找一个恰当的词都没办法,算不上粥也算不上汤。
肖国胜一口口喝着老太端给他的食物,细细的脖子吞咽时分明显。雨桐坐一旁把碗里的汤水喝去大半,现在食堂没啥人,都回家吃饭去了,起身间剩下菜叶和那几十个米粒倒给了徐老太,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心里只有叹气的份。
徐老太没想到雨桐这样做,张张嘴,人已经走远,一样叹口气把米粒喂给重孙。天气眼看着转暖,应该出去地里看看了,或许能找到出来的野菜。
雨桐把碗送回家带着扁担去出工,村上分了三个合作社,她所在的是三社,社长樊立兴,也就是刚才盛饭刘翠兰的丈夫。今天的活儿还是往地里挑粪,远处的有车拉,近处的都是人挑。
粪肥是河堤草沫子树叶子混合一些土还有牲口粪、人的粪便混合沤的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