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缘聚 5

()两年后,彭毅可以单独开堂讲经,在香客里小有名气。他出的书基本上都被各大家族、朝廷作为收藏书籍。彭家名声深得益处。再两年后彭毅辞别了了凡开始四处游历,彭家得了好处每年都会给他送一些银钱,所以他身上不缺钱。现在他要出去寻找他的桐桐。

雨桐现在已经不在诸葛家了,她离开诸葛家还是在两年前。在她来的那一年,四婶高氏又生了一个男孩,五婶李氏怀孕。诸葛家的人口在增加,而收入一成不变,还是那条船。陈氏只能饭做的越来越少,雨桐他们采野菜、赶海的任务越来越重。

她仍然每天带着小的去海边找吃的,回来带回野菜或一些吃的。她不是不想帮家里,这种条件不暴露自己空间很难做到。东西连一个出处都不好找,只能骗骗两个不懂事的孩子。

诸葛家的船小,经不起风浪,天一冷几乎不能出海,男人们开始背着积攒了半年的货出去卖或换粮。女人在家依然赶海、织补渔网,海水冰凉刺骨,身上的衣服单薄,陈氏不说停,大伙儿就得天天去,现在连雨桐也被吩咐着跟去。家里除了纺线织布的孟桐就是老太太看着一群孩子和怀孕的李氏。

女人们一天天冻得青紫回来,陈氏给他们吃的是掺合干野菜和小干鱼的稀粥罢了!唯一改善生活是男人们带着粮食回来,一家子吃一顿饱饭,等男人们一走,日子照旧。没人有怨言,家家基本都是如此,只是吃的会比诸葛家好一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立冬女人们才留在家开始织布做衣服鞋等活计。

张氏开始让雨桐帮着纺线了,女孩子一般从九岁就要学这些,不管在婆家娘家都是离不开的。不久老爷子带着大儿子挑着粮食回来没再出去,其余的留在外面打工,要一直到年根才能回来。

雨桐揉揉自己的瘪肚子暗骂:想偷吃都没个地方!晚上可以偷偷补补,白天都有人在,实在没办法,只有轮到张氏做饭的时候,她才能给弟弟妹妹补点。以前她给过爹娘,但是这夫妻俩把她教训了一顿不说,还把东西交给陈氏,雨桐少不得被揍了一顿。

被揍就长记性,她试图改变夫妻俩的观念,但是效果没见到。只是可怜了两个小孩子。在看到两个姑姑带了一包点心一瓶酒换走了一整布袋的干货和半袋粮食后,雨桐除了气愤还是气愤,家里不是没东西,只是要留着给闺女。

雨桐躺在炕上问孟桐:“大姐,姑姑从家拿走那么多东西为什么大家都不说话?”

孟桐道:“你可能不知道,这里的出嫁闺女都会得到娘家一点帮助的,那样在婆家站得住,说明自己还有娘家,不过姑姑们拿的是多了,在咱们家又有谁敢说?”

雨桐明白了,也就是说挨饿的可能只有自己家,别人家应该都有私藏。她娘没娘家,人又老实过分,所以就是一个受气的。

雨桐借口出去转转,尽管刚过完年,外面依然很冷。有胆大的也会出海,但是诸葛家男人没有,没出海但是都去海边给船上漆。女人开始在院子里铺开渔网收拾,老的仔细检查好了送船上,新买来的渔网线准备开始织网。

她跑到码头极目远望,海浪一层层由远及近,远处一眼看不到头,码头上的船都有人在忙碌,但都是男人。这里女人是不允许上船的,出海的人家忌讳多,就连吃鱼都不准翻身,只能吃到中间刺的时候挑出去,听说怕出海翻船。

“雨桐,怎么跑这儿来了?这儿风大,快回去”船上出来的五爷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