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听到消息后,薛瑾萱立刻也命人准备了一份厚礼,催着薛蟠亲自送去。方先生是她的老师,教授她时也是很尽心的,对待她和薛舒辰并无区别,并没有嫌弃她不是官家小姐,这些她都记在心中,很是感念。
再者,宋先生嫁给了林如海,那她就成了巡盐御史夫人,在江南一带的地位就十分尊贵了。薛家与她搞好关系,十分重要。
薛淞对林如海一直在关注着,但也不是时刻留意他的消息,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自己的生活和关心的家人。薛虬如今在工部观政,表现很不错,上司对他满意,薛淞也准备日后让他在工部任职。
薛淞不愿把薛虬培养成这个时代正统的读书人,在他小的时候,也给他教授了能被这个世界接受的实用科学知识。薛虬对这些还挺感兴趣,也有些天分,以后给他足够的时间门去研究,薛淞再‘无意’中提点一下,总会产出一些成果。这是薛淞为儿子谋划的前途。
如果薛虬能成为大周的格物大家,对朝廷和百姓很有用,那他在泰安帝眼中就是有价值的人才,无需为日后的前程发愁了。泰安帝作为君主,还是比较称职努力的,目标就是国富民强。
没有价值的人或事,都没有可能长久存在。想想原书中,哪怕泰安帝没有用雷霆手段,四大家族也注定会没落的,整个家族上下都是寄生虫一般的,有哪个是于国于民有功的?他们都当得起贾宝玉口中的‘禄蠹’!
而且作为技术人才,也不易与人发生太多的利益冲突,岁月静好,现实安稳,就是圆满的一生了。薛淞从未指望薛虬能呼风唤雨,权势滔天的,薛虬的性格可做不来龙傲天!就是他自己,哪怕有高出这个时代几百年的见识眼界,也只怕玩不过那些翻云覆雨,心狠手辣的政客们的!每日里血雨腥风,尔虞我诈地活着,也太累了!,何必呢!
日子过得顺畅,时间门便走得飞快,眼睛一睁一闭之间门,大半年就过去了。贤德妃出宫省亲的日子已经定下了,就是在正月十五,贾家上下紧张地为之准备着。
这当儿,从扬州传来了林家的报丧帖子,林如海捐棺了!
听到这个消息,史夫人心中一跳,随即懊恼不已,又暗恨起来。没想到林如海竟然就这样早一病去了!可恨他身体都那样了,还惦记着要娶新人呢,真是色迷心窍,难怪活生生的把自己消耗死了!那宋氏才做了多久的林夫人,就要守寡了,可见这女人命数微贱,承担不了这大福气!......
可这糟糕也糟糕在这里,史夫人咬咬牙。宋氏哪怕只做一天的林家夫人,她在林家的身份和地位就此就定下来了。做为林如海的遗孀,林家的事务她就有权处置。林如海没有儿子承嗣,林家宗族也可以插手其中。但她贾家,却是没多少理由的。
如果没有宋氏,以林黛玉和贾家的关系,贾家会是林如海托孤的第一人选吧?或许,林如海心中早就不当贾家是至亲了!
想起林家那偌大的家业和贾家被掏了大半的老底子,史夫人心中哀叹一声,痛惜无比。忽然,她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法,无论如何,林如海对自己唯一的孩子林黛玉,必会在死前妥善安置的。尽管林黛玉是女儿,没有继承林家家业的权力。但以林如海的精明,明里暗里的,把林家财物悄悄地转给女儿,那也是不难的。那如果谁娶了林黛玉,那不就等于是把她的财产攥在了手中了吗?
但这人选却让史夫人犯难了。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但史夫人巴拉了一下,发现贾家并没有合适的人选。贾琮、贾环,那是不上台面的庶子,哪里能配得上林家的嫡女,林家绝不肯的!
贾宝玉,那是她的心肝宝贝蛋,娘娘的嫡亲弟弟,衔玉而生,有大造化的,他的妻子很应该是名门贵女,对宝玉大有裨益才是。以宝玉的人才,那是公主也配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