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头疼啊!如果林如海还在世,那史夫人是很愿意撮合两个玉儿成一对的,亲上加亲,国公爷的嫡孙配巡盐御史、探花郎的嫡女,那不是天作之合么?但如今,唉,林黛玉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空有一个官家小姐的身份,那就委屈了宝玉啊!这不成!
对素未谋面的外孙女,尽管是女儿的血脉,在史夫人心中也谈不上有多么亲近。此时的史夫人还比不得原书里的老太太,老太太对在膝下多年的林黛玉还存着慈心,现在的她满心里只有利益的算计!
但不管如何,作为林黛玉的外家,贾家人都可以有理由去干预一下林如海的身后事的。不去,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的了!
史夫人唤来贾琏,要他赶紧去一趟扬州,给林如海吊唁,再去问一问方氏,可不能让林黛玉被委屈了!这其中的意思,贾琏自然心中明白。当年贾敏去世之时,贾家只是派出了管事的带着几个下人去奔丧,主子们可没亲自去呢。
但贾琏收拾了行李,正准备出发的时候,又有一个消息传来了。林如海临终之际,给泰安帝上了个折子,对他自己的身后事做了安排。折子里他叩谢了皇家恩德,惭愧自己才疏德薄,忝颜居高位多年,不能为君主朝廷分忧,政绩也不尽人意。林家有些薄产,也无子嗣继承,因此诚心把大半家产奉献给朝廷,以尽臣子的一份心意!
林如海对家人和宗族的安排也很详尽。余下的财物,捐给宗族一千亩田地,收益用来接济族人和族学开支,另有一万两银子来修缮祠堂,奖励族中读书上进的子弟;
给林黛玉备下了一份丰厚的嫁妆,在她未出阁时由宋氏和林老姑母共同保管,嫁妆单子宋氏、林老姑母和林黛玉手中各有一份,在官府和宗族中也备了案;
给宋氏留下了两个大田庄和一十万两银子,供宋氏和林老姑母及林黛玉未出嫁之前的生活。嘱咐宋氏节俭低调度日,替他奉养林老姑母终老,抚养林黛玉,再给她找个好人家。如此,他在九泉之下也是感激的!
泰安帝接到林如海的遗折后,对他高尚的品性赞叹感慨。泰安帝不忍辜负臣子的忠心,因此便决定依照他的遗愿办理,专门派人前往扬州宣旨,着当地官府帮着料理林如海后事,立碑表彰。另外,宫中发下了诸多赏赐,册封宋氏为三品诰命夫人,赐林黛玉乡君名分,每年领取朝廷供养。待到林如海后事处置完毕,安排林家诸人上京觐见,在京城中赏赐下府邸,日后她们就居住在京城,安心生活,沐浴皇恩关怀。
史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全身无力地跌坐在榻上。她想不到林如海竟然会做出如此筹划!如此一来,他林家高风亮节,在皇上面前是过了明路了,皇上自有安排。贾家如果想打林家家业的主意,那不是与皇上争银子么?
史夫人心中一紧,泰安帝和太上皇可大不一样,在做亲王时便严厉得紧,不讲情面,如今威严日盛,更加让人不敢冒犯。贾家,还指望着元春在宫中得宠,能生个皇子呢,哪里还敢惹皇上不痛快!
史夫人苦笑着唤来贾琏,告诉他不用再去扬州了,用心地去准备娘娘省亲的大事吧!
贾琏也心中失望,原还想着乘着帮着料理林如海后事的机会,能从林家捞些银子的呢,料想林家这老的老,小的小,又都是妇道人家,哪里会应付外面的事情,还不是得指望着他么?林家那么大家业,他略沾点光,也所得不菲了,他不贪心的!
望着贾琏悻悻地离去的背影,史夫人唉声叹气,心中琢磨着,那只有等林家人到了京城来再做计较了。
林如海,真正是老奸巨猾,安排自己的身后事,是滴水不漏,更可恨的是,他这些安排中,竟然没有提到贾家一字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