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文在山在很久以后做为一个不土不洋的阴阳师并不是他的本意,他很可能是被什么东西逼迫的,但即便如此他还是逃不开做为一个阴阳师的命运。
阴阳师不是那么好做的。
非常之当然,文在山,一个大师的人生旅途就是曲折的。所以还得要继续文在山以前的故事,因为只有讲明白他,真正的故事才能更加立体。
……
……
罢了,顺思想的深度走吧,再者说,太明显的虚伪只能更早招来可以砸出血的板砖。
其实文在山写小说很悲哀,文在山他用自己的生活在赚蝇头小钱。而且文在山并不虚伪,显然这句话很真实。
过了三个星期,文在山和浮华与半边天见面了。
一阵虚情假意的笑,象征性的摊出灌水的友好,接着,文在山和浮华的书稿在半边天的不断点头称赞中,得到了确实。
确实不错,确实什么人都能看得明白,确实瞥一眼就知道了中心思想。
文在山感觉他和浮华的中心思想俗不可耐。
半边天为展示自己的小学作文水平,又为了演绎那份高雅,便故意用了半天的时间,在文在山和浮华的书稿上圈圈点点,错字不断的成句成段。
故此,文在山对无耻有了新的认识。
浮华看着半边天,‘你懂吗?’停在诧异的表情上。文在山为浮华大把大把的挥着汗,生怕他因为他的诗,而得不偿失。
再想想,生怕什么,有什么可怕的,不过就是硬生生的添油加醋而已,没关系,早就沦陷鄙夷之地了,不复存在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