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感受古城西安的历史底蕴

孙无缺在钟楼附近站了没多久,就听见有人喊:“哎,孙哥,我们在这呢。”

顺着声音看过去,柳芳在不远处向他招手,旁边站的正是师妹钱小云。

孙无缺一看,师妹今天穿着一身休闲运动装,更显得英姿飒爽。

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孙无缺暗想,自己莫不是爱上师妹了,不然为什么,一看见师妹,自己的心就砰砰乱跳,心情也特别的愉悦。这种感觉,即使是对白城的李晓雯,也没有出现过。

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还是别痴心妄想了。师妹有门当户对的朱公子,自己是从小地方出来的人,和师妹在一起,感觉就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唉,还是现实点吧,能有这样一个令人心仪的师妹,即使做个普通朋友,也是自己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想到这,孙无缺一边招手,一边笑着迎了过去。

今天要出门游玩,孙无缺一早从行李箱取出一套在青岛新买的运动服穿上,脚上也换了双半新的运动鞋,又背了一个旅行用的小挎包。

人靠衣裳马靠鞍,见到孙无缺,钱小云和柳芳眼前也是一亮。两人这才发现,这白城小子一收拾,也是蛮帅的。

“师哥,你今天好精神啊,我都快认不出来了。”钱小云笑着说。

“师妹,你也像换了个人,从大家闺秀变成运动达人了,充满青春活力。”孙无缺笑道。

“那我呢,还是老样子?”柳芳撇了撇嘴说。

“小芳,你倒没啥明显变化,”孙无缺故意说,“你本来就好着呢,穿着打扮也符合自己的气质。”

“瞎吹牛,你又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装出一付很懂的样子。”柳芳白了孙无缺一眼说道,“不过,你这话我还能接受,我一向就是这样的打扮,低调是我的风格。对吧,云姐。”

“当然对了,我们小芳是天生丽质,但不敢太收拾,不然出门还是有风险的。”话没说完,钱小云已忍不住笑出声来。

“孙哥,你今天这个发型不错,昨晚你头发乱糟糟的,就像香港老电影里的街头混混,以后还得注意形象哟,你如今可是钱府的人了。”柳芳说不过钱小云,便转移了话题。

“好的,我今后一定注意。”孙无缺说话的表情很认真。

“小芳,也没那么夸张吧。对了,咱们今天到哪儿转,师哥你有啥计划?”钱小云笑着问。

“昨晚本来我准备上网查查,可酒喝得有点多,也没顾上查。到哪儿去,师妹你们定吧,反正我是第一次来西安,到哪儿都行。”孙无缺回道。

“那就这样吧,今天咱们就在近处转转,明后天到远处的景点去。我建议上午先去小雁塔,再去历史博物馆,下午去大雁塔,怎样?”钱小云想了想,提议道。

孙无缺初来乍到,自然是满口答应。在他看来,有师妹钱小云在,就是哪里也不去,也是件开心愉悦的事。

小雁塔离钟楼不远,打车几分钟就到了。

柳芳去买门票,钱小云就陪着孙无缺,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历史典故慢慢讲给他听,临时当回导游。

孙无缺对名胜古迹一向很感兴趣,有不懂的就问钱小云。钱小云也答不上的,就用手机上网查,一路走来,两人长了不少学问。

柳芳喜欢摄影,看到美景就抓拍,并不在意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有时她也给钱小云和孙无缺拍照,孙无缺不好意思离师妹太近,有意无意地调整着两人之间的距离。偶尔嗅到从师妹身上飘来的淡淡的香水味,让他立刻有一种心猿意马的感觉,仿佛有一股电流在身体内缓缓游走

钱小云并没有注意到师哥的异样,她一边走,一边专心地讲解,“来到古城,不能不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唐代。我记得书上说过,当时的都城长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模相当宏大。而这个小雁塔,正是始建于唐代,因临近荐福寺,原来也叫荐福寺塔。后来因为它与大雁塔风格相近,而又体型稍小,故被称为小雁塔”。

孙无缺收住心思,仔细听着,师妹的讲解,把他的思绪带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

没走不远,在一处重檐之间的木匾上,他看见“敕赐荐福寺”五字。细细辨别,竟是明英宗所提。他随口问钱小云和柳芳,她俩并不知道这明英宗到底是明朝哪一位皇帝。

钱小云想了一会,慢慢说道:“说起明朝的皇帝,有三个我过去看书还有点印象。一个是朱元璋,开国皇帝,书上说他当过和尚,后来杀了不少贪官污吏。还有一个是朱棣,非正常上位,好像也很能干。最后一个是崇祯皇帝,生不逢时,后来自缢于北京。”

孙无缺伸出大拇指说:“师妹果然厉害,我知道的,也主要是他们三位。这位明英宗,我过去也不了解,前阵子看微信,才有所耳闻。他与结发妻子钱皇后很恩爱,出征瓦刺兵败被俘,弟弟做了新皇帝,后来回来被软禁。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夫妻两人相濡以沫,妻子为他哭瞎了一只眼,跪残了一条腿。八年后他发动兵变,重新当了皇帝。为保护钱皇后的性命,在自己去世前,废除了‘殉葬’制度,留下了千古美名。”

柳芳听到此处叫了起来,“钱皇后,小云姐,她是你们钱家人的祖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