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缉毒英雄

缙市西区公安分局会议室。

“a档案”专案组的几位齐聚,探讨查案的方向。

案组组长是于众森,他并不是众望所归。

相较于于众森,大家更认可曲建国,包括于众森本人。

而所谓的案子,有点头疼了。

说是案子,但事实上,专案组的半数人甚至不知道这案子是什么样的。

于众森的眼圈微青,他昨晚应该是熬夜了的。

“就高校校医坠亡案,可以看出矛头直指余泯然此人。锦绣中学也不一定是无辜牵连。”

余泯然的照片第一个被贴在白板上,是中央位置。

“高校校医坠亡一案,死者的坠亡并不是最终目的。”

接着是死者身亡的照片,它贴在余泯然下方。

这张照片单箭头指向了余泯然,备注是“手段/针对”。

“整个犯案过程极其仓促,但偏偏存在录像残缺的问题。这是锦绣中学的问题。”

然后是锦绣中学录像室的照片,它也指向了余泯然,备注是“针对”。

“尽管许然承认此事是她的作为,但她的行为更倾向于包庇。这是许然的问题。”

许然的照片在死者的旁边。

死者箭头指向了她,备注是“加害一方”;许然指向死者的箭头是“受害一方”。

并注明亲缘关系。

许然和余泯然也是双箭头,分别担任求助一方和被求助一方。余泯然是被求助一方。备注是“片面关系,存疑”。

“死者是坠亡。但那栋废弃教学楼顶是有安全网的,两米长,且没有出现太大的破损。”

这次是废弃教学楼。

“至少不会出现一人高的破损,但死者还是坠亡了。”

“徐扬杀人属于激情杀人或是失手杀人的可能性减小。”

徐扬是许然杀死的那个男生。他也上了白板。

他和死者还有许然是双箭头。他指向死者的箭头是“加害一方”,备注是“争论”。

而这个“争论”又指向了许然,标明“原因”。

许然和徐扬是男女朋友关系,同时许然指向徐扬的箭头是“加害一方”。

“据法医判断,死者的真正死亡原因并不是坠亡,而是后脑勺遭到锐物暴击。”

死者的下方写上了锐物暴击致死。

“徐扬将死者扔下楼的行为并不理智。”

徐扬又指向了这条死因,箭头一边是“目的”。

“如果徐扬是错手杀人,一时冲动。在此之后死者的尸体不会多么完好,更不会被抛下楼。”

徐扬指向死者的加害关系加了一条“早有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