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杂家。
朱珏听着管家念这个,还以为碰见了宫里的总管。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
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吕不韦不贯综”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
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或以攻诘对方,或以补自己学说的缺陷。
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处,而“杂家”便是充分的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
但也因为这一点,杂家被其他学说联合攻击,无法形成正统,虽有后人传承,但也无法形成大派。
朱珏想着,这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救国路,或者“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模仿路,是否一样呢?
朱珏对杂家是又气又欣赏,气的是拿别人的辛苦研究的东西,当成自己的,毫无底线可言、版权之说。欣赏的是,在当时,竟然有这么脸皮厚的,思想又那么前卫,在夹缝里创学派,流传千古。
朱珏表示,如果也能这样,又能坚持下去,不知道会怎么样。
第八个,农家。
农家者流,出于农稷之官。其言多重播百谷,劝农桑,以足衣食。故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连孔圣亦曰:“所重民食。”故可见此为其所长。
代表人物:许行。
第九个,名家。
对于这个,朱珏还是比较陌生的。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
代表作品:《公孙龙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实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