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饭点,贾母留了刘姥姥单独用了晚缮,又说待明日邀了府里众人,再好好招待她一番。
第二日清早起来,天气晴朗。
容氏一早就命婆子们将花园子里的落叶扫了,将长廊凉亭中的桌椅石凳擦干净,又将园子里的菊花重新摆放整齐。
刚收拾完,贾母就带着一大群人进了园子。
容氏迎了上去,笑着说:“老太太今儿个高兴,这么早就来了,我以为还没梳头呢,才叫人掐了鲜花要送去。”
说着让丫鬟拎着个竹子编的篮子给贾母看,里面装着各色折枝菊花。
贾母可惜道:“糟蹋了,你让它留在花枝上还能多看几眼,摘下来可不就早早地蔫巴了。”
“能让老祖宗瞧上一眼,就是这些花儿朵儿的造化了。”容氏的一句奉承话,让贾母笑颜逐开,再不纠结此事。
贾母领着刘姥姥逛了逛了花园子,走累了就坐在轮椅上,让人推着走,刘姥姥见着新奇,最后也享受了一把贾母的待遇。
逛了园子贾母又带刘姥姥来小辈们的院子见识见识,看得她眼花缭乱,眼珠子都快转不过来了。
刘姥姥嘴里不住地念佛道:“这可真真儿不得了,我这是来了神仙地界吧!这里可比我们乡下人过年时来城里买的年画要强十倍去,要是能画下来就好了,我带回去,给他们也见识见识。”
“这有何难?”贾母便吩咐姑娘们将园子里的美景描画出来,给刘姥姥带回去显摆。
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对于社会底层农人身份的刘姥姥,贾母没一丝瞧不起的情绪,愿意带她多见识见识,也乐意让她回去在乡邻间被人高看一眼。
逛累了,众人就在园子里的亭子中坐着歇息,听着回廊悬挂着的鸟笼子里传来的各类鸟儿婉转悠扬的歌声,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欣赏着满园的菊花美景。
贾母不想拘束着姑娘们,将人撵去扑蝴蝶去了。
花丛间蝴蝶品类众多,颜色繁杂鲜亮,其中更不乏几种罕见的稀缺品种。
姑娘们人手一个捕蝶网,在花丛间穿梭奔忙,偶尔因有人捕到蝴蝶而发出阵阵欢呼嬉笑声。
贾母和刘姥姥两个老人家笑容可掬地看着不远处的姑娘们,默默感叹:年轻真好!
“老太太,宴席已经备好,可以入席了。”
琥珀来到贾母身边,笑着说道。
一众人又回到了荣禧堂,纷纷入了座。
贾母先笑着说:“咱先喝两杯,庆祝咱们两家认了亲,日后要常常走动才是。”
“拖您的福,老婆子我三生有幸!我先干为敬。”刘姥姥说完一仰脖就痛快地先干了一杯。
贾母一看乐了,知道这也是个爽利人,大笑着叫道:“快给她换个大杯来,这么小点的杯子也喝不痛快。”
被换了大杯的刘姥姥也不反对,对众人的敬酒来者不拒,一杯接着一杯喝得乐呵。
她从未喝过如此好喝的酒,又香又甜,就当成甜水喝了。
贾母见状忙阻止道:“你们可别这么捉弄人,她年纪大了,可不兴这么喝酒,这桂花酿后劲足着呢,快吃些菜压一压,不然等会儿就该上头了。”
刘姥姥放下酒杯,又笑么呵地吃菜,稀里糊涂的也不知自己吃的是什么,只看一盘盘漂亮的像花儿一样的菜,吃到嘴里鲜咸甜香,或清脆、或绵软、或入口即化、或回味无穷,这真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味蕾的享受。
吃了这一顿,她这辈子也算值得了!
没喝过桂花酿的刘姥姥最后还是喝多了,被丫鬟搀扶着去如厕,坐在坐便上面舒服得她差点没睡着喽。
等她出了厕,在门口又吹了风,酒意就往上涌,只觉头晕眼花,看人都看出了重影。
丫鬟们也不敢再带她回去,只好寻了间客房将人安置了,又让人去回禀贾母。
这边刘姥姥头一沾枕头便睡了过去,没一会儿就响起了如雷的鼾声。那边贾母听闻,觉得好笑,连连摇头。
喝了几杯酒,这会儿也乏了,便也回屋歇着去了。
宴会的主角先撤了,姜氏和王氏也各自回去,留下来的小辈们彻底闹腾开了,玩起了行酒令,规定输了罚酒。
结果自不必说,连城成了那个常常被罚酒的人儿,被灌得头重脚轻,俏脸红扑扑的。
贾环看不下去了,想要英雄救美,挺身而出为连城挡酒。
这群无耻的男男女女对视一眼,露出了恶魔般的笑容,不约而同地提升了酒令的难度,还偷偷换了壶里的酒,很快就将贾环灌趴下了。
第二天一早,刘姥姥准备回去了。贾母、王氏、姜氏、容氏、凤姐儿等人都送了银两和许多实用的东西给她。
贾母和王氏身边的丫鬟们也都送了些不穿了的衣裳,虽然都是半新不旧,款式和料子却很难得,在乡下那里也不常见。
刘姥姥不知念了几千声佛,才带着板儿上了贾家给她准备的马车,回家去了。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