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学姐,这里有一个悖论,你没有发现吗?”
“悖论?什么悖论?”
“当社会的财富达到足够负担乞讨者生存的保证,是吧?”
“没错。”
“那请问,这笔财富是从哪里来的呢?”
“当然是社会积累了!”
“也就是,乞讨者在享受其他社会成员创造的财富?”
“这……”
“财富归根结底是人创造的吧?人是自愿去工作的吗?当然不是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迫于生存压力才会去工作的,换言之,如果社会保障可以让他们不工作也能存活,就和乞讨者一样,那他们干嘛要去辛辛苦苦的工作,出去乞讨不就行了吗?”
“学长,如果这个问题落到你的头上,你能拉下脸去乞讨吗?”
“……”
“多么灵魂的拷问啊!”
“我觉得问题不在于推向实际,我们只是在讨论一种情况,以完全理性人的假说来进行说明的话,如果社会保障真的可以负担起那些不工作的乞讨者的生存,那就不会有人去工作,没人工作就没有社会财富的创造,没有社会财富的创造哪里会有物质积累,又要拿什么东西去供养那些乞讨者?”
“我们建立一种审核制度不就可以了!审核对方是否是真的乞讨者,是否真的没有劳动能力,有劳动能力的去劳动,没有劳动能力就接受社会供养。”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如果有这样的审核制度存在,是否会出现一些人通过自残的方式,或者是伪造病历的方式骗取社会供养呢?”
“赵英,你这也把人想的太坏了吧?自残这种话都说出来了,就为了一个社会供养,值得吗?”
“你要知道噢,法律的设立可都是把人往最坏的地方想的,人心里都是存在阴暗成分的,当它因为某些刺激爆发出来,人就会做出很多超乎想象的事情。再说,为了社会供养而自残不现实?一边是残疾,一边是终生不用工作,享受社会资源的供给,那个更加有吸引力?”
“稍微想想就知道是后者。”
“是吧。”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继续往下说的必要了吧!”
“好,今天就到这里,解散。”
“本章节由16号答辩的右边人赞助发布。”
“刚上班没几天就要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