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日万活动(6)

“我也敬大家伙儿一杯,只要上下拧成一股绳儿,咱们的日子指定能越过越好,明年咱们争取发更多年礼!”葛歌高高举着半碗酒,大声说完话后,豪气万丈地将那碗里的酒一饮而尽:“哈,好酒!大家伙儿开吃!”

“好酒!”村民们喝下这碗酒,人人心里都跟那烧着炭的火炉一般滚烫,坐下来手里握着筷子全都开始大筷子大筷子夹菜吃菜,这顿饭吃得那叫一个畅快淋漓。

因着大冬天的,虽有日头跟炭火,可外头终究也还是冷嗖嗖的,这顿团圆饭很快就吃完了。

吃过饭后,早已分好工的葛家家仆收桌的收桌,分猪肉的分猪肉,回去准备好节礼发的回去准备,各自有条不紊地忙着。

有吴伯主持大局,在饭桌上不断被村里人敬酒的葛歌已有七分醉意,便由着明佳搀扶她回去,和衣而睡,等再醒来时已是天色入暮。

同样喝醉了的崔家兄弟姊妹们也只比葛歌早起些许,站在院子里吹冷风清醒的崔怡苹见葛歌出来,笑盈盈地与她说话,崔怡苹住进葛家两月有余,越是相处就越觉着葛歌真是她学习的楷模,今日更多了几分震撼。

这能叫利益各不相同的一百多号村民对她葛歌心悦诚服,奉若神明的,还真是大本事!

深居简出的崔夫人听到门口两个小姑娘在说话,便打发嬷嬷出来请二人进去,一起说说话。葛家上下依旧是一片宁静时,葛家外头的整个村子其他人家,个个比过年还欢喜热闹。

今日村里家家户户都收到了小里正给准备的丰厚节礼:每家五十斤上好面粉、一匹细棉料子、一斤棉花、糖盐各三斤,以及今日现宰好的猪肉,足以叫所有人家都能过一个富足美满的好年。

“往年哪里能有这般的好日子?我老婆子也赶上好时候,跟着你们年轻人享享福了!”林张氏她婆婆坐在炕上慢慢嚼着一块炖得烂烂的猪肉,笑得皱巴巴的脸如同一朵灿烂的菊花,伸手摸了摸林张氏摆在炕上的细棉料子,咧着少了几颗牙的嘴笑道:“茂他娘,赶明儿你把这料子扯了给自己做身衣裳。”

忙着将才领回来的肉吊起来冻住的林张氏也乐得眼角的细纹都深了许多,道:“我不缺衣裳,给您做件褂子等开春穿,再给孩儿他爹跟孩子们一人做一件上衣也差不多了。”

林张氏她男人如今也在葛家的砖窑厂做工,今日也喝得有几分醉,躺在正房炕上听到娘跟媳妇儿说做衣裳的事儿,大手一挥道:“我一大老爷们儿穿啥不是?媳妇儿你如今时不时在小里正面前做事的,总该穿得体面些才是。”

“正是这么个理儿呢!”林张氏婆婆认同地点点头,又喝了口媳妇儿给熬得烂烂的粥,对这如今的好日子可是再满足不过了。

葛家的所有工厂生产活计在腊月二十七便全部歇业过年,要到正月初八才恢复开工。

最后一日上工,按着葛歌的吩咐,砖窑厂那边今日烧出来的六窑炭全部拉回村里,按三文一斤的价格卖给村里大家伙儿,限购一百斤一户。

所得的这笔银钱就全部作为烧煤厂所有工人的其中一部分补贴发放。

村里家家户户都用过葛家出的好炭,一听说平日里卖十文一斤的炭如今才卖三文一斤,除葛家外村里的二十四户人家二话不说全都要了一百斤,进账七两二钱银子。

今年的最后一班岗下工前,葛歌把所有工人全部召集起来,给众人开了个简短的年底总结会。

今年葛歌靠着菇房与烧炭厂、栗子铺挣了不少钱,是以这年底的奖金也没少发,阳光普惠奖金是二两/人的标准,除原有的一份年底奖金是所有人都有的以外,还给所有在煤炭厂上工的人都发了一两奖金。

除了大师父与管事,寻常工人如今月钱就是三钱底薪,这一下少的得了二两银子,多的就三两的奖金!这都快抵他们平日里小半年的工钱了呀!个个是欢天喜地揣着银子家去。

大部分工人各自家去后,葛歌带着被留下的管事级别员工进了自家偏厅去说事儿。

“丰收哥跟李瑞哥今年最辛苦,这三十两银子还有村外如今你们各自家里耕种的田地的地契是给你们今年辛苦的奖励。”

坐在首位的葛歌边说,站在她后边的明佳便依次将准备好的东西奉上:“小茹跟春梅今年跟着我东奔西跑也不容易,每人是二十两纹银外加银簪一支。许二叔跟陈明哥、壮子哥帮着打理村里还有菇房的事儿也辛苦,每人得二十两纹银。好儿哥今年虽才到木炭铺子不久,但也帮了许多,得十两纹银。”

“这么多!”众人看着明佳摆在他们手边的银锭子,一个个震惊得两眼瞪得跟铜铃一般,仿佛那银锭子是烫手的山芋不敢去碰一下。

王小茹最先回过神来,说到:“哥儿,这也太多了些,我要拿回去我娘不得削死我?我不要!”

“我也是,今年我可领了不少奖金了,哥儿你这也太多了些!”春梅也连连摇头,今年秋冬两季栗子铺生意都不错,她每月本都可以得一二钱奖金,如今还发这么多,真叫她不好意思去领这钱。

众人纷纷应声,都不想要这银子。

葛歌只笑笑说到:“这是给大家伙儿今年辛苦一年的奖励,你们收了就意味着明年能继续帮衬着我干下去,你们若是不收,我可就当你们这心不诚啊!”

小里正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众人不领也着实说不过去,互相看了看对方,便都收下了。

给外头的人发完年礼后,葛歌自然也要给家里上下仆人发年礼,每人奖励两个月月钱,又吩咐厨房从明日起给家里所有仆人每日加一个荤菜至过完上元节。

凡此种种,各处忙完后,腊月二十七这日便过完了。当真是辛苦了一年的葛歌迎来今年第一个长休假期。

日子在全村人的猫冬中悄悄溜走,眨眼便是除夕。

没有春晚看,如今手上有些钱就造得慌的葛歌早已叫人准备好了跨年烟火。

除夕之夜,守夜守得昏昏欲睡的村民们突然听到外头传来“砰砰”巨响,以为出啥事儿的大人们连忙出门一瞧,却只见墨色夜空中,朵朵炸裂开来的火树银花妆点其中,美不胜收。

“崽子们!小里正放烟花了还不起来看!”妇人们笑吟吟地回去把守岁守睡着了的娃娃们吵醒,乡里的孩子最多就只玩过炮仗,都不晓得啥是烟花,可一听就全都爬起来了。

不见月儿,只有漫天繁星点点的除夕晴朗夜空中,灿烂的烟花绽放开来,瞬间点亮夜空后又化做一缕青烟消失,孩子们还来不及发出遗憾的叹息,立马又见着下一朵烟花盛开,立时没了遗憾的情绪,指着天空兴奋得哇哇直叫。

穿着厚实火狐裘衣的崔夫人与几个孩子们也站在院中望着天上散落的烟花,眸中有惊喜,也有怀念,往年在国都家中,她们也是如此过年的,没想到如今在这山野小村里也能见着烟花,不可谓不欢喜。

这一夜,华新村上空的烟花燃了有半刻钟,烟花点亮如墨夜空时,照亮了人们欢喜、宁和的笑与热闹。

作者有话要说:好久没吆喝了,例行为古大姑娘吆喝一嗓子

接档古穿种田文:《穿越后我要赡养十四位母亲》求个预收了喂,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个勤劳(不是)的卑微作者在线求预收了喂

文案一:

现代社畜古瑶在连续加班一个月后,猝死,穿越了。

穿成元嘉国淮州府定安县一土财主家的大小姐,名唤古月瑶,是古大财主连纳十三位妾室,最后还是大夫人老蚌怀珠,生下的这么一根儿独苗苗。

可惜,古瑶没赶着好时候。她穿来时,正是古大财一命呜呼,留下大夫人带着柔弱的十三位妾室,被侵占古家家产的恶霸赶出大门时。

原主明珠落尘,大病一场便换了芯子。

坐在虫蛀地“咯咯”响的木板床上,望着站满半间屋子哭得抽抽搭搭的各色美人,古月瑶觉得自己还能再抢救一下。

毕竟社畜了那么些年,也不是白干的!

本文又名《我妈们逼着我挣钱》《土财主家大小姐的致富经》《社畜也有出头日》...

文案二:

刚成为寡妇们的古门十四氏发现,自打女儿(大姑娘)大病一场后,许是烧坏了娇滴滴的脑子,具体证据如下:

从前一只小虫子都吓得花容失色的大姑娘,前儿面不改色挥着扫把打死逃窜大肥耗子一只!

从前小鸟食儿分量的大姑娘,昨儿端着海碗疯狂扒拉,一顿吃掉一大碗粗粮饭!

从前只有人骗她没有她骗人的大姑娘,今儿竟然在她前未婚夫与反目成仇的昔日闺中密友身上榨出了一大笔银子!

还美其名曰什么青春损失费?

完全变了样的大姑娘吓得十四位娘亲以为她中邪了,战战兢兢要去请大师来驱邪。

驱邪过后被烟雾缭绕的大姑娘沧桑地吐出一口烟雾:“这大概就是小棉袄长成军大衣的必经之路吧……”

……

众娘欣慰:长大了好啊!懂事了!

可是,为何长大了要她们去接客!还要她们嫁人?!说好的生是你古家的人,死是你古家的鬼呢?不嫁不嫁!

后来的后来,成为元嘉国远近驰名的第一女首富的古月瑶在接受京城小报采访时,遥想当年嚎哭不已的娘们:“这要多谢我十四位娘亲对我的鼓励、支持。以及我十三位入赘后爹的关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