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整衣出营,为了这一刻,他已经苦等了三天,这三天里,诸葛亮始终没有任何动静,鲁肃挂念结果,虽然已是四更,却没有去睡,千等万等,总算是等到了诸葛亮的消息。
“鲁大夫,往这边走。”
“嗯,这不是去江上的路吗?”
“正是要去江上,我家军师已在船内等候。”
鲁肃皱眉,“这个时候在船上做什么。”
“军师没有吩咐,属下不知。”
“好吧,我亲自去问孔明。”
来到江上,孔明站在一艘船上等候,看到鲁肃过来,笑道,“子敬果然没有休息。”
鲁肃没好气的说,“有你的军令状在,见不到十万只箭,我哪里敢睡。”
“承蒙子敬挂念,亮感激不已,十万只箭已经备好,正要请子敬陪我一起去取。”
“到哪里取?”
“江北。”
“什么,江北?”鲁肃神色大变,这个答案太过出乎意料。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一笑,“若论物资储备,天下无人能与曹孟德相比,既然想要兵器,找他去取,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鲁肃直愣愣地看着诸葛亮,“孔明,你不是在消遣我吧。”
“当然不是,我就算敢消遣子敬,也不敢消遣自己的脑袋。”
“哼,你知道就好。”
诸葛亮笑道,“我所言是真是假,子敬一会儿便知。来人,拔锚起航。”
“遵令!”
“子敬兄,舱内我已备好美酒,我陪子敬共饮三杯,以为子敬压惊。”
鲁肃疑惑地看着他亲自调拨准备的二十条船,就此扬帆起航,心里兀自一片茫然,“你们真要把船开到江北吗?”
诸葛亮亲斟一杯酒,奉给鲁肃,“子敬安坐无妨,不必惊疑。”
鲁肃无奈,只得接过酒杯,“也罢,看你究竟想玩什么把戏。”
夜空静谧,四处无声,今夜本应有明月高悬,但因江山弥漫着浓郁的雾气,沿江上下,目力所及,不过十余丈。
诸葛亮陪鲁肃喝完三杯,一名将士进仓道,“禀军师,已逼近曹操水寨,距离五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