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欧阳澈死后,应天全城表达了哀悼,不论识与不识都纷纷赶到了悬首之处痛哭凭吊,一时间哭声震天动地,连朝中的官员都不能正常理政。
这日皇帝早朝,只听哭声又从外面远远传来,赵构只是佯装不知,还做出一副如常的淡然姿态。可是他见不少官员都无精打采的,又心虚到底破了“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的祖宗家法,唯恐有人非议此事,只得草草散了朝。
延康殿学士许翰曾经上书复用李纲,陈东一死,许翰不免兔死狐悲,于是他便对一向亲近的同僚说道:“我与陈少阳皆曾为李纲奔走呼号,如今少阳遭杀身之祸,我还有何颜面在朝为官!”
许翰干脆挂冠而去,一时间朝中正直之人纷纷效法,弄得赵构大为不悦,汪伯彦、黄潜善之流越发惶惶不可终日。不久之后,赵构终以“巡幸淮甸”之名南走,将临时驻跸之地搬到了扬州,以便风吹草动时可以立即渡江。
待赵元奴振作了些,她便与众人护送着陈东的灵柩回到了镇江,葬于东郊大贡村松树山西南隅,此地乃是陈氏祖茔。
此后,李纲等人纷纷前来祭奠,在离开前李纲对赵元奴叮嘱道:“如今我无官一身轻,先回无锡去了,若是有要紧事,可修书于我!少阳为国而死,其英风烈气,必定传扬于后世,便是咱们这朝廷,待到穷途末路之时,定将为少阳平反昭雪,切莫太过伤心!千万保重,留此有用之身以图将来!”
崔念月当时人在建康,她闻讯后也特意赶来吊唁,并陪在赵元奴身边多日。崔念月家中琐事甚多,加上形势越发不稳,她也记挂着家人,因此劝说赵元奴道:“妹妹还是跟我一块回建康住几天吧,以免在这里睹物思人!”
有感于崔念月的好意,赵元奴只得口头答应道:“妹妹谢过姐姐好意,待镇江诸事一了,我必去建康寻姐姐,姐姐家中事务繁多,就请先回去吧!”
崔念月于是就先走了,这令她终生悔恨不已。
赵元奴又谎称北上汴京去祭奠师师的亡灵,便将一应之事拜托了陈东的兄长、师师的堂弟王小敬等,又将陈东的文稿等交托于胡中行等人。
十一月底一个凄风苦雨的晚上,赵元奴撑着伞独自来到陈东的坟茔,在这里静静地坐守了一夜!次日天明时分,当人们再见到这位陈夫人时,她的身上已经彻底冰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