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便知,有朝一日,朝廷定会召我勤王,因此不曾懈怠。”
“大军早已准备完毕,只待秋收之后,立刻就能出兵,无需额外征调民夫。”
“竟是如此?”
蔡邕面露惊喜之色,“子清深谋远虑,不愧是我汉室名将!”
张新双手叉腰。
“只是......”
蔡邕疑虑道:“子清连年用兵,钱粮方面支持的住么?”
“白日里你不是还对我说,为了恢复冀州民生,调了二百五十万石粮去赈灾么?”
“老师放心吧。”
张新拍着胸脯保证道:“钱粮方面没问题的!”
他是连年用兵不假,可讨董之时,大军吃的全是联军以及他在黑山中囤积下来的粮食。
青州方面,除了出兵时的那几万石粮,再也没有出过一粒粮食。
数年积累,加上青州一半大族的家产,州府的府库都装不下了。
冀州之战只持续了十日不到,根本没有多少花费。
在这两年间,张新最大的耗费,就是冀州赈灾的这坤百万石粮。
其中还有五十万石是甄家给的。
二百万石粮,连青州州府积蓄的一半都不到。
更别提甄宓的嫁妆马上就要到了。
还有董白的嫁妆。
这么多钱粮,支持一次勤王之战绰绰有余。
“好,好......”
蔡邕见张新如此自信,心下大定。
“子清既然心里有数,那我就放心了......”
“老师这次过来,在冀州多玩一段时间吧。”
正事谈完,张新开始说起别的话题。
“正好过两日景略和子龙要成婚,老师不如吃杯喜酒再走?”
“行。”
蔡邕点头应下。
早在渔阳之时,他和王猛、赵云就已经认识了。
“一转眼,阿猛那孩子都长大了,要成家了......”
(卡文,欠一章明儿补在这里)
:https://fd。手机版:https://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