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昨天的报纸卖得很好。
而今天的报纸,照样也卖得很好。
昨天只刊登了十来篇文章,而到了今天,足足有二十多篇。
报纸刚一叫卖,就瞬间被抢空了。
林雪棠买了一份《大众报》,走到学校后就立马看了起来。
上面照旧是批判日本人的文章,但却多了几篇亲日派的文章。
亲日派的文章,大都把日本人捧得极高, 表示日本人是来帮助中国的,对中国很友好,而我们的国人不应该批判日本人,不能破坏中日友好关系。
不仅如此,这些人的文章还引经据典,添加了一些事例进去。
比如,某年某月某日,某个日本人在某个地方帮助了吃不起饭的人。
又比如,在某次传染病中,捐赠了多少钱,多少药物。
再或者,这些日本人让多少找不到工作的人,拥有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能够活下去。
……
这些文章,写的事例都很多,还非常地详细,看着很有说服力。
因为民国的信息传输途径有限,像这种报纸刊登的文章,放在现代就有点类似营销号。
饶是见多识广的现代人,都很容易被营销号带节奏,站在错误的一方,更何况是见识少的民国人呢?
民国人更好糊弄,几篇文章这么一写,还写得如此详细,有理有据,少不了要有一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人被误导,认为日本人是好人。
好在,这期《大众报》上,骂日本人的文章也不少。
两者对半开,也不至于太多人愿意去相信日本人。
林雪棠看完这些内容后,脸色有些阴沉。
不只是她,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同样也在看《大众报》,而他们的脸色也阴沉得可怕。
“竟然还有帮日本人说话的,都是一群崇洋媚外的狗东西。”黄老师怒骂道。
钟老师比较冷静一点,“如果,真如他们所说,日本人的工厂没有做这些事,其实还是有一点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