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终大白

流芳惊慌失措地看向雍正,雍正:"说话。"

小太监也看向流芳,警惕地盯着她。

流芳颤巍巍地说道:"奴婢流芳,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她一字一句地说得极慢,可小太监听闻她的嗓音却瞬间瞪大了眼,指向她,大声地喊道:"是你!就是你指使的我!"

芙環看向雍正,气息不稳:"皇上,莫要听这小太监一派胡言。流芳左不过是个宫女儿,腿脚不便的人多了去了,但凡是伺候累了,步子不稳也是常见。况且臣妾也不认得他,哪里能指使得了?"

流芳也接话,哭哭啼啼地跪地叩首求饶:"皇上,奴婢是冤枉的,奴婢一直留在景仁宫中伺候娘娘,从未去过年贵妃娘娘宫里,又如何能指使他前往翊坤宫呢?"

冯禄沉了嗓音:"皇上,大黄虽算不得什么珍稀药材,可宫里的人想要,也只得通过太医院,还请容臣回太医院查验。"

雍正颔首。

深夜宫门下钥,太医院里只有留守值夜的太医。

冯禄回了太医院,走到偌大的药柜前,空气中浮动着药的苦涩之味。

他打开了盛放大黄的药柜,低头细细查看。

药柜里头,大黄的分量的确未变。

宫规森严,为防止有人私自取材下毒,隔一日太医院便要同脉案核验一番。

只是...

冯禄虽年迈,但眼神锐利,他瞧见了药柜的底层药材,与上头的,似乎颜色不同。

琼琚黄与褐黄,终归不是同色。

昨日恰巧是核验的日子,药材都是要细细翻看的,不可能瞧不出差别。

除非,取药之人是核验之人,他才会做出拿天水大黄替代大黄这般掩耳盗铃的行径。

妄图用这种伎俩瞒过去药材分量减少的事实。

冯禄取下墙上挂着的卷案袋,翻开最新的卷页,清晰秀气的字迹映入眼帘——六月二十辰时,刘本。

眼底闪过了然之色,冯禄长叹一口气,又转身前往永寿宫。

殿内,众嫔妃已然崩到了极点,年轻的低位嫔妃们有的眼睛已经半阖了,眯哒眯哒,瞧着好不可怜。

冯禄脚步声传来,众人才清醒了些。

冯禄微微福身,也不废话:"皇上,微臣失职,确实查到了太医院中的大黄被取走了些,替换成了他物。"

雍正熬了半休,面色略带倦容,却眸色清醒:"何人?"

冯禄沉声:"是,是刘本。"

刘答应低声细语:"哎呦,这不是专门给熹妃娘娘把脉的刘太医吗?熹妃娘娘近来不适,臣妾瞧见,刘太医几乎日日都来景仁宫呢。"

刘秀因本是县丞之女,小门小户的选进来,被分到了景仁宫的偏殿。

芙環本就小气极了,"杂人"进来了,扰了她清净,自然是要好好惩戒一番的。

莫说寒冬腊月里的文碳,夏日的冰鉴这类紧俏的物件儿,刘氏都被剥削去一些,其他的更不用多提了。

可对方身处妃位,又有皇子傍身,刘答应便了只能咬碎了牙被肚子里咽。

刘答应声音虽轻,却也传到了雍正耳朵里。

芙環皱着眉,苦苦解释:"皇上,臣妾最近身子不爽,气血两亏,是频频请了刘太医来把脉疗养,但万万用不到大黄这味药材。"

雍正怎会听她一面之词,他喝了口刚上的醒神茶:"苏培盛。"

苏培盛连忙应声"奴才在。"

雍正:"派人出宫,搜查刘本府邸,务必干净利落。"

"嗻。"

胡同巷里,树影幽幽。

流金铄石常在午头,夜里还算沁凉。

紫荆城寸土寸金,刘本买下靠近皇城的巷子里两进两出的宅院,已经算让人羡慕极了。

一行人利落整齐的黑影落在刘府门口暗红灯笼下,竟有些渗人。

"冲!"

"嘭——"领头的侍卫一脚踹开了刘府大门,惊醒了沉睡中的刘本和夫人刘常氏。

"爷,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