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少年郎倒是离得远了些,只有温长归惨了些,被分到了臭号旁边的位置,忍不住一通哀嚎。
温檀的位置却是极好的,两旁虽然都有人,但瞧着都是身子健壮的学子,应该不至于会发生突发事故影响科举。待进去后也是收拾了半天这才坐下,座椅床铺都不算整洁,也只能凑合,还好官府备下的棉被极为厚实。
考棚里面的学子也是来自苏州府治下各县,倒是鲜少有他这般清贵公子,不禁就吸引了许多目光。
北朝科举来讲也算公平的,无论是侯爵之子还是乡野书生,都是要在户籍所在地进行县试、府试、院试才能有童生和秀才的功名,而后的秋闱和春闱,都是要看学子们的真才实学。为了拉小学子之间的教育资源问题,县学、府学、太学也都是一应俱全,也有许多名师在各地教学。
因此就算是温檀这般非富即贵的学子却也没掀起太大的风浪,还颇让考棚里的学子们有一种朝廷一视同仁之感。此起彼伏的惊叹声还多半与他甚为绝色的容貌有关系。
可惜他的斜对面是前些日子有了矛盾的陆恪,也有些煞风景。
但这般情况下也只有对面那人当了回事,他倒是显得颇为悠闲,将香囊拿出来仔细瞧了又瞧,随后挂在了腰间,这才开始磨墨。
试卷下发已经是一刻钟后的事情了,温檀粗略地瞧了一眼便了然于心,许多题目都是赵慎押到的,也就不急于下笔了。
此次院试的学政是礼部侍郎李怀中,为人极为刻板正直,因此考场内管得极严,哪个考生咳嗽了一声,也都有巡视的官兵瞧上一眼,倒是惹得陆恪眼睛滴溜溜地转。
温檀也是偶然间发现他的异样,他年幼时考府试的记忆也有些淡忘了,但那场考试确实有夹带的考生会神情紧张,不过考场纪律森严,想来有人想作弊是极难的事情了。
随后也就不紧不慢的拿出来了小丫头亲手做的馒头,此时也还算得上温热,只咬上一口,里面流心那股子香甜的口感就让他有些惊讶,这是从未尝过的吃食。
他的小丫头好像与旁人都不大一样,这些新奇的吃食是他从未见过的,还有她那般想与世俗抗争的小心翼翼,还有那日的那般大胆。
待吃完后,他也就净了手,看着眼前的试卷不禁出了神。
这次院试之后他就要暂时回京了,下次再回来时是秋闱,不知两人那时还能否再见到。前些日子他收到了叔父的回信,知县的官职马上也就要动了,调至何处虽不得而知,但也不可能是江南等地。
若是这样,最快也要等明年小丫头及笄,两人订亲之时才能相见了。
想到这里,那好看的脸上也不禁有了几分愁容,随后才提笔写下了卷子上的内容。他贵为国公府嫡长孙,自幼被叔父着重培养,如今上手自然是觉得颇为简单,别人抓耳挠腮才能答的题,在他这里也只是需要时间写上答案而已。
不过院试内容颇多,完成所有内容他也用了一天半,后头的时间却是闲着的了。
待他空下来再瞧对面的学子们,都已经是微微颤颤脸色惨白,他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随后才想到小丫头特地切好的腊肉,用着精米打算熬一碗热粥。腊肉的色泽是极为诱人的,放在锅里随意翻动几下也就出了味道,再倒入热水放上精米,熬制一个时辰即可。
在考棚里头肉香是极为难得的,大部分的学子们也都是带了些干粮没有旁的了,熬粥的味道一出来,温檀也就得到了许多学子们的幽怨眼神,特别是斜对过的陆恪,更是眼神都要吃了人一样。
见此他也有些失笑,看样子无论在何处,有个贴心的人关照着总是好的,小丫头的巧手也让他此刻的心里流过了一丝暖意,再拿出来那香囊一瞧,才发现折桂的小猪手里还拿着一把剑。
待肉粥煮好了后,还未等他吃上一口,面前就多了许多官兵。
陆恪坏事了。